大旅游时代下的平山现象 旅游中的经济腾飞

 

旅游资源充分整合西柏坡品牌叫响全国

老景区提档升级,新景区不断涌现,但是各景点各自为战,缺乏凝聚力,“景区很美、很多,品牌不响、不靓”,平山旅游曾一度进入投资建设增长飞速,接待、收入却增长缓慢的尴尬境地。

市场经济就是品牌经济、知名度经济,没有响亮的品牌,无疑是“锦衣夜行”,严重制约产业拓展潜力———平山县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为此,他们对全县文化旅游资源进行重新梳理、整合,提炼出“红色革命、绿色生态、古迹历史、温泉汤治、特色民俗”五张文化旅游名片,从2010年开始,该县突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每年举办中国·西柏文化旅游节,旅游节分春、夏、秋、冬四个主题板块,旨在以节为媒,扩大开放,繁荣文化,集中打造出一批在全国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活动,塑造并叫响“圣地西柏坡 魅力新平山”文化旅游品牌。

旅游节的成功举办,极大提升了平山旅游在全省、全国的整体形象和知名度,基本实现了旅游淡季不淡、旺季更旺。2012年中国·西柏坡文化旅游节与沕沕水景区的冰瀑文化旅游节合办,极大推动了景区发展。景区负责人介绍,往年冬季景区基本处于休游状态,今年,有文化旅游节举办,欣赏冰瀑、观看花灯、体验民俗,从正月开始就游客不断,游客量剧增。“原来,冬季日接待游客最多几百人,今年最高突破了1万人次。”

同时,平山县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县委、县政府每年从财政拿出500多万元用于旅游宣传。该县还将用影视、动漫等手段创作《战国中山国》、《追寻母亲河》等一批影响全国的文化旅游宣传精品,正在进一步提升西柏坡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产业链条日趋完善,黄金产业二度腾飞

5月,红色胜典·红地根文化创意展馆在西柏坡开馆。该馆馆区面积500平方米,内设老区特产、三大战役地域特产、有机(绿色)食品、工艺品等展区,以及红地根文化工艺品制作、老粗布纺织体验区,填补了大西柏坡景区没有高品位、成规模、集中展示的大型购物超市的空白。“增加景区、景点数量,提升景区、景点档次,吸引游客,是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完善产业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才是旅游发展的高级阶段。”田林广说。

基于这一理念,平山县大力发展与旅游相关联的基础设施和外围产业。交通建设紧紧围绕“1心1环6带”的大旅游格局,以西柏坡为中心建设西柏坡至平山、周边县市及旅游景点的半小时交通圈和西柏坡到石家庄、机场、阜平、五台山的1小时交通圈,规划交通项目20多个,总投资80多亿元。

农业发展突出特色,以核桃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采摘、农业观光。马冢大枣、岗南玫瑰、拦道石寿桃……一大批农业观光项目正成为平山旅游新亮点。

同时,该县大力开发极富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文化旅游节目,战国中山国黑陶、双翼神兽及大型舞蹈中山战鼓、河北梆子白毛女新编等,越来越受游客青睐。

目前,平山全县已建有星级饭店16家,旅游高档饭店100余家,家庭旅馆1000多家,旅行社及旅游服务网点25家,旅游从业人员达8万余人,集“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的旅游大县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极大提升。交通的快捷、通畅,是旅游发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环节,西柏坡高速公路的全线通车,将拉进石家庄与平山的交通,让该地旅游业的发展更具活力。

【责任编辑:赵彤】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实用资讯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