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一面34个吃法 张家口“魔幻”的莜面

冬日的张家口坝上草原,天空依然很辽阔,只是没有了芳草离离,没有了葱郁的树林。在张北县城的街上,推门走进一家莜面馆,就会有一笼一笼热气腾腾的莜面鱼鱼、莜面饨饨、莜面窝窝等,再配上一碗蘑菇羊肉汤,那感觉也很好。

■山药鱼

■莜面窝窝

家家户户离不了莜面

去张北的路上,因为下雪,高速不通车,我们绕着盘山公路一直往上走,有时明明看到那块云彩在远处,可绕过一座山之后,发现云彩到下方了。过了野狐岭,就到了坝上草原。

莜麦是生长在高寒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除坝上草原之外,在内蒙古、山西、陕西也广泛种植。有一个关于莜麦的传说,汉武帝在北方征讨游牧民族匈奴时,因为军需供给不及时,屡战屡败,大将军卫青建议驻地垦荒,大臣莜司敬献了种子。汉军吃了之后,耐饥耐寒,很快打败了匈奴。汉武帝便将这种粮食命名为莜麦。

《张北县志》的主编郑铭说,“我今年75岁了,是吃莜面长大的。莜面的吃法多种多样,大概有三四十种,不管怎么吃,我们觉得莜面是特别好吃的。这是当地人们的主食,家家户户离不了。”

在张北县城的莜面香香园餐馆,43岁的女厨师施光美本来是在家带孩子,现在孩子大了,就到饭店打工,因为在家里都会做这些。莜面窝窝是在光滑的石板上推出来的,把面和好之后,揪下一块来,夹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之间,两根手指挤出一小块来,用手掌往前推,就成为薄薄的一片。然后,左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把它挑起来,往食指上一绕,就像一个指环一样了。最后放进蒸笼里,一个挨着一个,成为蜂窝状,所以叫莜面窝窝。

莜面鱼鱼是搓出来的,把三到四块两三厘米长、指头粗细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手边搓边向前,细细的一根根面条就出来了。技术好点的可以两手同时搓,既均匀又光滑。看似容易的动作,其实做起来很难,没有几年的功夫下不来。

莜面吃法花样多

■山药丸丸

■莜面鱼鱼

在张北第一家开张的莜面自助餐馆,我看到了莜面的更多做法。老板高占国是80后,原本在北京工作,因为亲戚朋友都在张北,所以就回到家乡开莜面餐馆。

在他的店里,做莜面的是八个四十多岁的女工。下午四点上班,她们就开始忙活了。把滚烫的开水倒入一盆莜面中,拿一根小擀面杖用力搅拌,和成块,然后她们各自拿一块。

做猫耳朵是先把一小剂面放在手心里搓成两头尖的,然后放在左手中,用右手大拇指下面的掌区往前推,一边卷起来,拿起来倒着放在蒸笼中,就像猫的耳朵一样。莜面饨饨也叫老汉卷行李,就是把面团擀成长方形,然后上面放上韭菜、土豆等,均匀撒好,然后卷成长条,再用刀切成小段。郑铭说,这名字起因是光棍汉们不叠被子,把被子和褥子直接卷起来。以前人们走西口也都是扛行李卷。刀切鬼是把土豆丝、胡萝卜丝放在莜面里一起和成长条,然后斜着切成一片片的蒸熟。

除了馅,这些都是用纯莜面做的。坝上地区还盛产土豆,这里的人们叫山药,所以,就产生了很多莜面和山药混合在一起吃的食物。比如山药鱼,就是把蒸熟的山药做成山药泥,再和莜面和在一起,然后搓成像蚕茧一样的形状。磨晶晶也叫磨擦擦,是把生土豆擦成粉,和莜面一起和成粥状,放上切碎的葱花,然后拿铲子铲起来,用筷子一条一条拨到蒸笼的纱布上。

这些都是蒸熟之后吃的。山药下鱼则是熬出来的,先把土豆切成条,放在锅里炖熟,然后把十厘米左右、两头尖、中间宽一厘米的长条放进去一起煮,就做好了。高占国说,做成不同的形状,吃起来口味不一样,比如莜面窝窝比较薄,吃起来比较利口,磨晶晶吃起来很筋道。

这些莜面美食,多是蘸着汤吃的。最常见的就是蘑菇羊肉汤,这里盛产野生的口蘑,味道鲜美。以前在县城周围的树林子里就可以采到口蘑,现在多是养殖的蘑菇。另外还有酸菜、土豆条、雪里红分别和肉搁在一起熬出来的汤。

【责任编辑:赵彤】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