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石家庄的“老字号”

    老万宝商场

老万宝商场旧照

    在石家庄的“老字号”中,“老万宝商场”的名气曾经轰动一时,并为石家庄的城市建设做出过自己的贡献,从而赢得了广大市民们的青睐和称赞。

    老万宝商场始建于一九四六年,原名“老万宝金店”,当时全店七人,两间门面,营业面积四十多平方米,主要经营金、银手饰。经理陈鸿海,河北深县人,出生于一九0八年,一九二二年在北京永增电镀厂当学徒,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六年期间,先后在深县、邢台、武安等地开电镀手工作坊,以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一九三六年下半年到石家庄居住,往返于北京、太原等地跑黄金买卖。一九四六年陈鸿海结识了本市新宝成金店副经理黄焕春,共同的黄金买卖使陈、黄很快结成了莫逆之交。陈鸿海感到做买卖求发财,光凭跑“单帮”不行,必须有稳定的根据地,不能光打“游击战”,随后陈、黄协商合计着开起了买卖黄金门店──老万宝金店。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石家庄市解放,作为刚刚获得新生的市民,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根本无暇顾及什么金银手饰,致使金店失去了销售市场与对象,遂即关闭。

    翌年开春,陈鸿海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为适应和满足刚解放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在老万宝金店原址开了米面店,主要经营米、面、豆等杂粮及佐料近二百多种商品,店员八人。当时主要是面粉,经营方式是从正定购进在本市卖,由于资金少,就采取边销边购的经营方法,勉强维持店员的生活,生意越来越不景气,使陈鸿海大伤脑筋。

    正当陈家的米面店处于困境的时候,一九五0年,政府制定了调整工商业的一些具体政策和办法,这一年陈在继续经营粮店的同时,又积极筹措资金经营糕点等食品。在资金不足、糕点技术匮乏的情况下,他克服困难,多方求助,并招聘了一名糕点技工姜文其(郊区大谈村人),让其传授糕点技术。这时粮店除经营米面外还经营糕点、糖果、烟酒、罐头等二百多个

    品种,从业九人。解放初期,同行竞争激烈。老万宝西邻“玉石村”食品店(现丽华布店)斜对面是闻名遐迩的“稻香村”食品店,在不足百米的路段上商贾云集,使得“老万宝”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相比之下,老万宝从经营时间、技术力量,到花色品种等都不及其他店,加之陈鸿海经营食品是外行,导致生意渐渐萧条冷落。为此,陈不得不停止经营而转行。

    一九五一年九月,陈鸿海面对全国经济恢复的大好形势,回顾了几年来办店开业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认真分析,几利相权取其重,几弊相权取其轻,经过权衡利弊,陈鸿海联系曹金锋(自幼在北京经营自行车和五金,后到石投奔同乡黄焕春)、黄焕春等人,合伙投资五千元(其中;固定资金五百元,流动资金四千五百元),针对中山路百货店不多的实际情况,决定经营“老万宝百货店”。在店内实行服份制,股东九人,从业七人,其中经理三人,职员二人,学徒三人。经营大小百货及针织品共八、九百种商品。在三位经理与职工共同努力下使生意出现了新的转机。在经营中牢牢坚持“经商信为本,诚招天下客”的办店宗旨,以服务热情、货真价实的经营信誉赢得顾客。不仅讲求购货信誉,坚持因季进货及时抓行情,捕捉市场信息,使货源一直较充足,而且更注重商店的信誉,坚持做到价格公道,童叟无欺、薄利多销,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陈鸿海经过不断的摸索,不但善经营,而且会管理。百货店开业后,他对内部实行严格的股份制,把从业人员的个人利益与商店的兴衰紧紧捆在一起,按股分红。这样,从业人员的利益所得和商店的整体利益息息相关,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使全店职工的积极性明显高涨,从业人员与商店共命运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大大增强。平时,陈鸿海信奉和气生财的古训,与曹金锋、黄焕春密切合作,相互尊重,有事共同商量,和股东、从业人员的关系处理的比较融洽,使整个商店呈现出团结和谐、财运亨通的勃勃生机。同时,他们还注重发挥百货店跻踞中山路闹市区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利用这寸金之地,根据市场变化的行情,坚持灵活经营,勤进快销,经常到北京、天津等地组织适销对路的商品,广聚货源,招徕顾客。特别是到了一九五三年抗美援朝结束,志愿军回国,不少部队进驻石家庄,平静的市区军人骤然增多,购买力也随之大大增加,陈鸿海等人抓住有利时机,为了更好地满足军队休整、军人休假、结婚和日常生活用品的需要,根据军人的需求特点,积极组织较为高档的商品,使经营的丝绸被面、皮箱、手提包、蚊帐等商品成为抢手货,销售额日趋上升。截止一九五四年,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老万宝百货店以商品取信誉,以经营赢顾客,在竞争中逐步站稳了脚跟并打开了局面,年销售额达四十多万元,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交口称赞,在石家庄市亦小有名气。

    在此期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一九五三年,毛主席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在新形势下,作为老万宝商场的创始人陈鸿海,经市工商联领导的帮助,认真学习,对党和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笃信不疑。特别是于一九五三年参加行业工作被选为行业委员之后,更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端正了态度,他对过去进行了认真的自我反思,扫除了思想障碍,在经营中遵纪守法,带头纳税,并及时向上级反映广大工商业者的心理动态,为沟通党与工商业者的联系,积极而主动的工作。因此,得到领导的肯定与工商界朋友们的推崇。

    一九五四年在市工商联的辅导下,陈鸿海积极主动与国营百货公司、银行签定了三角合同,为国营企业经销代销,需要资金,银行可以贷款购货,可以依靠国营批发部。这样,既节省了为组织货源所费的大量人力物力,又使资金周转比较快。老万宝的经销代销形式,当时引起了工商界的关注。为接受国营经济的领导,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在全市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陈鸿海随后担任行业主任兼税收委员。一九五五年六月参加中国民主建国会。

    一九五六年二月,随着国家对工业、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老万宝商店与全市工商业者一道走上了公私合营道路。当时,老万宝的资本总额为3825元。其中。固定资产1087.99元,流动资金2737元。合营后根据统一安排,将附近的“五合”、“瑞发’’两个百货商店合并,通称“老万宝百货店",有职工三十多人,营业面积扩展到一百多平方米,经营九百多种商品,年销售额达五、六十万元。陈鸿海任该店主任,月工资五十元。曹金锋、黄焕春等人均为商店职工。此时,无论是商售的经营范围,还是经营思想,商业信誉都较前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九五八年,全市进行网点调整,老万宝附近的布庄、鞋店、电台服务部等几个门店全部打通,连成一体统称“老万宝百货店”,营业面积扩展到二百八十多平方米,职工增加到五十多人。经营品种上千种,年销售额达百万元左右。直到一九六五年商店的销售基本趋于稳步上升。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老万宝作为老字号也未免于难,在一片破“四旧”声中换上了“建新百货门市部”的招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重新走上了轨道,“老万宝”也获得了新生。一九八三年,又恢复了“老万宝"字号。营业面积扩大到五百七十多平方米,库房五百多平方米,职工一百二十人,经营二千多种商品,年销货额六百多万元,使老字号焕发了青春。

    一九八六年,这个历尽沧桑的老店,经过一番精心整修、扩建,营业面积已达一千四百多平方米,240名职工,年营业额达1200万元。由昔日的小店铺发展成了石家庄市的中型商场。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吴潇】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联系方式:18931159383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