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度旅游营销策略不断 后果让人心惊

三:国耻?“凉民证”你不要凉了民心

一位网友的微博里说到:“让人记忆深刻的旅游广告分为两种:一种是广告做的非常好,让人一看就愿意前去玩玩看看;一种是恶心至极,让人看了不知道这个景区到底想要做什么。” 网友也在质疑:恩施,用“凉民证”宣传旅游,您是想让人们永远的记住你的什么?

事件起因:

2012年7月11日,恩施州来汉推介夏季旅游产品,并现场首发避暑旅游优惠证——“凉民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系教授舒伯阳认为该证伤害了国人的民族情感,因为它让人联想到了日军侵华时期耻辱的“良民证”,这种炒作有些过火。

“凉民证”至今的“宣传”效果:

到底是广告公司还是旅游部门所为,可能并不重要,或者说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一广告创意,是不是与“良民证”毫无关系,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让每个中国人看到和听到这个名词,就会立刻想起那段屈辱历史、就会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受到极大刺激的“创意”?难道为了吸引公众眼球、为了一时的利益、为了某些方面的需要,就可以置民众的感情、民族的耻辱于不顾吗?

显然,这不是某种过失或失误,而是相关部门和设计单位、设计人员精心策划和安排的一次造势行动,旅游部门说与自己无关,却很难推卸责任。因为,这样的广告创意,在没有得到旅游部门甚至当地政府同意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堂而皇之出现在公众面前的。

如果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有 “牢记历史、不忘耻辱”这根弦,就不可能同意这样的广告出现,就不可能让“凉民证”去伤害民众的感情。也许有人认为,没有必要对这件事上纲上线,不就套用了“凉”字的谐音吗?更何况,设计者未必在设计这一“创意”时,想到过“良民证”的问题。笔者不这样认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样的行为,都是值得关注和重视的。如果无意,说明职能部门、设计单位、设计人员都已把那段历史给忘记了,不仅不该,而且说明我们在某些方面历史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

如果有意,那就更加值得警惕,说明一些地方、部门和人员,已经没有了区分大是大非、利弊对错的意识和能力,只要为了自身利益,为了某种需要,可以做出任何违反法律、违反道德、违反感情、违反尊严的事,这是相当可怕的。在已经高度开放的今天,我们并不想高举狭隘民族主义的大旗,希望以更加包容的姿态对待历史和看待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忘记历史、背叛历史,可以做出各种伤害国人感情的事。

群众若手持“凉民证” 该不该忘记国耻

“凉民证”在含义上确实与“良民证”完全不同,但是,谁能否定它带给国人感情和心理的刺激与影响?谁能否定相关部门和单位在设计这一“创意”时,不是想借用“凉”的谐音来吸引眼球?如果真的将这10000本“凉民证”发到群众手中,那么,就等于将一份份耻辱发到了群众的手中,其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将是十分巨大的。

可以肯定,此项“创意”很快就会被当地政府和有关方面取消,广告也会很快拆除,但是,“创意”取消、广告拆除,不代表负面影响能够马上消除。如果某些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在执政思维上,仍然利益至上,不考虑政治和社会影响,不考虑公众感情,不考虑民族大义,那么,谁也无法保证不会出现新的花样。“凉民证”不仅凉了历史,凉了民众的感情,更凉了民心。这样的事,真的不能再发生了。

【责任编辑:赵彤】

分享到:
实用资讯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