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原创栏目

关于磁州窑文化传承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2024-01-05 09:38:53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磁州窑,主要生产窑口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观台镇、彭城镇、临水镇一带,古属磁州,故名磁州窑。磁州窑作为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以其源远流长的烧造历史、独树一帜的装饰艺术风格、广泛深远的国内外影响,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为推动磁州窑文化保护传承发展,邯郸市委宣传部组成专题调研组,先后到磁州窑遗址、博物馆、企业、产业园区等单位实地走访,广泛查阅资料、组织专家座谈、学习调研考察,对磁州窑的文化价值、深远影响、发展现状、制约发展因素等进行全面梳理,理清思路、找准方向,推动磁州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价值和深远影响

古磁州地区烧陶制瓷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7500年前“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夹砂红陶。两晋南北朝已经烧制出青瓷,完成了由陶向瓷的“革命性”飞跃。经唐宋元明清历代,磁州窑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北方瓷都。民间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和“千里彭城,日进斗金”之美誉。其他窑口陶瓷因战争等原因先后断烧,唯有磁州窑火从古燃到今,可谓:千年窑火不熄、百代历久弥新,成为中国陶瓷发展史中的一段佳话。

丰富多彩的装饰艺术是磁州窑文化最大的魅力,也是支撑磁州窑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从考古资料看,已发现的装饰技法就有58种之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白地黑花(铁锈花)、刻划花、窑变黑釉等技法,突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名(官)窑的单色釉局限;二是“水墨”入瓷将水墨画风的中国传统绘画、书法艺术融入陶瓷工艺,开启了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三是多彩演进、釉下釉上结合、彩绘雕塑融合交替演进,成为彩绘瓷器的鼻祖,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美学新境界。磁州窑陶瓷产量巨大、器型实用、造型力感强,纹样图案丰富多样,除国内畅销外,还经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对国内众多窑口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西起宁夏,东抵山东,北至内蒙古,南到川桂的“磁州窑系”,朝鲜“绘高丽”,日本“绘唐津”也都在借鉴吸收磁州窑技法与风格。目前,收藏在大英博物馆、美国西雅图艺术馆等诸多国外博物馆的古代磁州窑精品达数万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的重要符号。

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组建公营瓷厂和公私合营等方式,原先分散、落后、只能烧造日用粗瓷的彭城手工瓷窑作坊,逐步发展成为大型国有陶瓷集团公司,通过不断烧造技术持续革新,持续研制研创仿宋瓷、艺术瓷,邯郸成为全国八大瓷区之一,象牙瓷、翡翠瓷、白玫瓷、园林瓷、艺术瓷等1000多个新品种、新产品,4项获国优产品,4项获部优新产品,15项获省优新产品,130多项获省级以上新品种、新画面奖,一项获得了国际博览会银奖。窑变花釉、金彩制瓷技法的运用,让磁州窑更添高雅富丽、雍容大气的艺术效果,花釉壁画获得成功,被誉为“纪念碑式的艺术”。1979年10月,由第四瓷厂生产的一对刻金大花瓶作为邓小平访日时的国礼,显示了当时金彩艺术所达到的高度。但受市场经济冲击,国有陶瓷企业发展进入困难时期,组织领导机构功能弱化,陶瓷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加之磁州窑文化遗址遗存保护任务较重、压力较大,磁州窑发展面临瓶颈。

工作思考和路径探索

加快磁州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关键是要理清思路、找准切口,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磁州窑文化传承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明晰定位、聚焦发力是打造“北方瓷都”的强大保障。准确清晰的定位是方向所指、目标所在,也是凝聚思想共识的载体。日前,河北省委宣传部已印发了《磁州窑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实施方案》,邯郸市也制定了具体落实举措,磁州窑核心区峰峰矿区制定印发了《关于磁州窑文化与产业传承创新的实施意见》,鲜明提出了三大目标定位,即打造“全国磁州窑文化传承创新核心区、国际磁州窑文化交流合作与贸易中心、世界磁州窑文化旅游目的地”,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和称赞,也激发了磁州窑工艺大师、陶瓷企业等各方面干事创业的信心。接下来,将紧紧围绕既定的目标定位和措施办法,把磁州窑文化融入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全面营造推动磁州窑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浓厚氛围。

梳理文脉、保护传承是促进磁州窑长远发展的根本所在。追根溯源、鉴往知今。磁州窑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必须做好文脉梳理,加强保护传承。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磁州窑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刘立忠表示,作为磁州窑非遗传承人,有责任教育年轻的下一代,了解邯郸优秀的文化基因。目前,邯郸市已对彭城镇磁州窑核心区尚遗存的30余座元、明、清时代的馒头窑窑址、40余座古作坊条洞,5处窑主庄园和百余处独具地方特色的笼盔墙民居、胡同街巷等进行了普查,建立了档案,摸清了磁州窑的历史和文化家底。下一步,邯郸市将筹建中国磁州窑文化研究院,面向全国和世界组织陶瓷界专家,重点梳理磁州窑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同时,还将统筹推进磁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记录工程、磁州窑青年陶艺家培树计划、磁州窑陶瓷技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磁州窑商标注册等一揽子措施,为磁州窑长远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宣传推介、加强交流是提升磁州窑知名度、影响力的有效载体。1957年,磁州窑参加莱比锡博览会,其中仿宋黑花瓷受到好评,引起轰动。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磁州窑在国际舞台的首次惊艳亮相。正是这次展会上的出色表现,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前来彭城访问和创作。由此可见,加强展示交流对于推动磁州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上,邯郸市委宣传部与景德市委宣传部、邯郸市峰峰矿区与景德镇市昌江区、邯郸市天意陶瓷发展有限公司与景德镇陶瓷博览城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续写了“南有景德、北有彭城”新篇章。占地500平方米的景德镇陶博城磁州窑精品展厅正式开馆,进一步推动了磁州窑品牌走向全国乃至海外市场。下一步,将谋划举办中国邯郸磁州窑国际博览会、国际磁州窑论坛、磁州窑文化精品展、磁州窑国际陶艺双年展以及中日韩磁州窑化妆土论坛等一系列展示展览和合作交流活动,进一步喊响叫亮磁州窑文化品牌。

与时俱进、包容创新是磁州窑持续焕发生命力的重要法宝。磁州窑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包容创新的历史。无论开创陶瓷彩绘装饰的先河,还是开发窑变花釉的新产品,都是磁州窑兼收并蓄、创新发展的生动体现。近年来,邯郸市持续办好磁州窑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实施了张家楼磁州窑文旅项目提升改造工程,打造了磁州窑文化创意工场和街区,促进了磁州窑文化创新发展。下一步,将坚持以创新创意为引领,加快滏源里陶瓷文化创意街区建设,大力发展磁州窑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注重磁州窑文化IP打造。积极引进培育知名陶瓷设计企业,紧跟时代变化和群众审美需求,创作推出一批高端时尚、网红爆款磁州窑产品。

引进大师、培育人才是推动磁州窑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20世纪后半叶,一大批现代顶级艺术大家走进峰峰采风交流,引领和推动了磁州窑艺术创新和发展。1959年,陶瓷美术专家梅健鹰教授来到彭城,对仿宋瓷试制工作给予指导,并亲自创作了不少艺术精品。从1963年开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天津工艺美术学院等院校每年都有学生到彭城实习,郑可、侯一民、邓澍、周令钊、袁运甫、刘焕章、郑于鹤、黄胄、韩美林、权正环、祝大年等著名艺术家多次来彭城指导,并举办各种培训班,给青年陶瓷职工讲课,传授美术思想。他们与叶麟祥、叶广成、吴兴让、魏之渝等当地陶艺大家相互结合,教育、培养和影响了一大批青年艺术人才。下一步,在省委宣传部支持下,邯郸市将鼓励支持磁州窑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传徒授艺,进一步扩大传承群体。同时,鼓励支持相关单位和企业与大中院校开展深度合作,推动在邯高校设立陶瓷专业,加强陶瓷专业学生培养,支持面向全国引进优秀人才。

紧跟市场、做强产业是推动陶瓷文化传承发展的有力支撑。没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陶瓷文化传承发展也不能持久。目前,磁州窑核心区峰峰矿区共有磁州窑陶瓷生产企业43家,产业链关联企业200余家,全区陶瓷产业年产值达20多亿元。下一步,邯郸市将在组织机构建设、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加强项目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继续推进磁州窑陶瓷产业做强做大。强化服务保障,推动峰峰矿区组建陶瓷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统一规划、组织、指导、协调、管理、服务陶瓷企业和产业改革发展。探索设立磁州窑文化与产业发展基金,为磁州窑文化研究、助推陶瓷企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保障。强化招商引资,谋划设立峰峰陶瓷产业园区,积极引进海内外现代陶瓷企业到峰峰投资建厂。推动现有陶瓷企业退城进园,着力开发高科技和绿色环保陶瓷产品,大力发展陶瓷生产、包装、贸易、物流等配套产业集群。强化龙头企业培育,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做优裕行陶瓷、天山瓷业、煲仔王瓷业、合益陶瓷、大家陶艺等一批骨干陶瓷企业,加大帮扶力度,帮助企业积极争取省市宣传、文化、科技等奖补资金,推动企业升规入统,壮大磁州窑陶瓷产业规模和实力。(杜树杰 作者系邯郸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杜船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