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业态

点赞新宁夏丨 白芨滩:智取沙地 让沙漠披上绿装

2019-08-21 22:33:49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提到宁夏,许多人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沙漠”两个字。在宁夏境内,因沙漠而出名的景区确实有很多,许多人也因此慕名而来。“宁夏归来不看沙”,是游人对宁夏沙漠旅游的一个评价。然而,这样的自然环境,却给生活在这里的群众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草。”这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宁夏银川灵武市白芨滩的真实写照。而今天,全国网络媒体宁夏行的记者们站在白芨滩的砂石路上,看着眼前这些从沙地里面长出来的绿色植物,一簇一簇、郁郁葱葱的覆盖在沙丘上。谁也不敢想这里曾是那么的荒凉。

“为什么沙漠里面会长出成片的绿植?这是怎么做到的?”面对记者的提问,景区的工作人员给大家介绍了草方格治沙技术,边说边在地上给大家演示起来。听完工作人员的介绍,一位来自河北的大V说:“这真是奇迹,这种技术非常有必要在全国推广。”

据了解,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银川市以东的沙山区,总面积148万亩。据工作人员介绍,“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我们在这片人迹罕至的沙漠上治沙造林63万亩,控制流沙面积近百万亩。在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建成了一条东西长48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绿色屏障。”

随后,景区工作人员带领大家参观了全国防沙治沙展览馆,给大家详细介绍了防沙治沙的过程。“因地制宜、因水施策,在沙漠腹地,自然降雨这么有限的条件下,能种出这样一片绿洲来,确实不容易。这种精神,这种大智慧,确实值得大家学习。”一位同行的记者感叹道。

在多年的治沙实践中,智慧的宁夏人民创造出了许多独特而有效的沙漠化防治技术。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把沙漠变成绿洲,努力将宁夏打造成真正的塞上江南。(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供稿 李凤 李鲲鹏 /文 丁明/图)

责任编辑:李为华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