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宁吹歌:将民间艺术吹得“更牛”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实习生刘玉曼 记者刘燕)近日,在抚宁县文化馆三楼培训中心,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吹歌培训。当地唢呐名家会聚在40多平方米的教室,但他们并不是当天的主角,主角是一对10周岁的双胞胎姐妹。

这对双胞胎姐妹名叫孙心心、孙爱爱,6岁开始学习唢呐,由于两姐妹同时精通西洋乐器,所以县文化馆特意请来当地唢呐名家为她们指导,目的是探索抚宁吹歌和西洋乐器的融合。时而是活泼清新的唢呐声,时而是悠扬低沉的萨克斯声,两姐妹对吹的《山村来了个售货员》博得了在场前辈的喝彩。

吹歌,又称鼓吹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抚宁已有400多年历史。是一种以吹管乐器为主的器乐演奏,常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之日由乐手演奏,多是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戏段等。如何做好这一古老艺术曲种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多年来,该县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

艺术的传承,人才是关键。在抚宁,任连义、单洪彬、赵立国、石云等省市级吹歌传承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县内四家传统唢呐班社为依托,建立了‘任家班’、‘赵家班’、‘石家班’、‘单家班’四个‘抚宁吹歌传习所’,由四家班主任传授吹歌技艺。”抚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负责人刘颖红介绍,在这些传习所,青少年学员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其中最小的只有五六岁。此外,抚宁县唢呐培训中心还定期聘请省内知名的唢呐艺人为唢呐爱好者授课,以提高其演奏水平。

除表演技艺的传承外,吹歌传统曲目的保护与传承也受到特别重视。据介绍,该县利用现代录音录像及音像储存手段,对传统唢呐曲目进行了全面记录保护,建立起了完整的抚宁吹歌数据库。为使传统唢呐曲谱能够广泛传承下去,该县还搜集、整理了当地传统唢呐曲225首,印制了《抚宁唢呐曲集》2500册,留存了珍贵的文字资料。

走向市场天地宽。在抚宁吹歌保护传承的过程中,该县将单洪彬、任连义等知名艺人推向国家、省、市各种舞台进行演出。“无论是文艺汇演,还是商业演出,抚宁吹歌的社会认知度越来越高。民间艺人的出场费也在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吹歌演奏队伍。”曾获得“全国吹歌大王”称号的单洪彬充满信心地说。

【责任编辑:赵彤】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