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原创栏目

美文欣赏丨龙井觅雅韵

2024-03-18 11:26:12 来源:河北法制报

扫码阅读手机版

爱茶之人喝到一款好茶,称之为有韵味。各地的好茶各有韵味:武夷山的岩茶为岩韵,安溪的铁观音为音韵,普洱为陈韵,凤凰水仙为山韵,冻顶乌龙为喉韵,黄山毛峰为冷韵,西湖龙井则被称为雅韵。

何为雅韵?雅者,高尚不俗也。那么西湖龙井的雅韵到底是什么?为了寻觅龙井雅韵的奥义,我约了几个爱好龙井茶的茶友,来到杭州西湖畔,开始了一场问茶之旅。

龙井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陆羽《茶经》中有记载。宋之后,随着茶的影响逐步扩大,特别是宋代的几位名人在杭州生活、作诗,使龙井茶的名声越来越大。

龙井茶之所以被称为雅韵,是有诸多原因的。首先是因为其与历史上诸多名人雅士有较为密切的关系。除了陆羽,还有宋代的林逋、辩才、苏东坡。在《全宋诗》中有林逋一首写茶的诗《尝茶次寄越僧灵皎》:“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静试恰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瓶悬金粉师应有,筯点琼花我自珍。清话几时搔首后,愿和松色劝三巡。”意思是白云峰下一种叫作两枪的茶叶长出新嫩的叶片,到了谷雨时节,叶片更是碧绿、新鲜,其实诗中所写的就是龙井茶。

讲龙井茶,不得不说被称为“龙井鼻祖”的北宋高僧辩才。辩才隐居龙井村寿圣院,在此开山种茶,以茶会友,与苏东坡、秦观等人来往密切,一起作文、写诗、品茶,于是龙井茶开始出现在文人的诗词中,并逐步传播于天下。

宋代的秦观,在《游龙井记》中写道:“龙井旧名龙泓,距钱塘十里。”明代时,著名茶人田艺蘅的《煮茶小品》、高濂的《四时幽赏录》中都对龙井有详细记载。到了清代皇帝乾隆下江南,访龙井并写诗,更是让龙井茶声名大振,红遍大江南北。

龙井茶之所以能名列中国名茶,成为绿茶中之翘楚,除了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历史文化名人效应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生长在气候条件合适、风景优美、环境雅致的地方。

龙井茶产于风景如画的西子湖畔西南的龙井村。龙井村位于群山的怀抱中,四周有狮峰山、梅家坞、五云山等。西北方向的白云山、天竺山作为天然屏障,阻挡住来自北方的冬季寒风,南面来自东海的湿润气流,带来充足的降雨;来自钱塘江的温暖气流也不断浸润着西湖风景区,还有东南方向九曲十八涧河谷的滋润。这里林木苍翠,清泉遍布,鸟语花香,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降水量丰厚,可谓是云多、雾多、雨多,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

龙井茶树下面有长年的枯枝落叶,在地面上形成厚厚的覆盖物,使土壤疏松、透气性极佳。再往下是石英砂土壤,细细的砂砾中富含镁、钠、铁等矿物质,为茶树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元素。所以,在这样的自然生态环境下长成的茶叶茁壮,芽叶肥硕,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儿茶素、维生素等。

龙井茶的制作工艺也十分优雅,堪称一门艺术,此制作工艺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真正的龙井茶从采摘开始就非常讲究,明前头茶被人们称为“明前茶”,根据气温的变化,一般在3月20日左右采摘,第一天采的茶被称为“头采”。茶树在前一年采摘之后,茶叶经历了夏热、秋风和寒冬凛冽的煎熬,当春风又绿江南岸之时,叶子在外面的硬皮包裹中,慢慢绽放出一点点新芽,在茶枝尖上顶了出来。那嫩芽在春日的微风细雨中一天一个样,真是惹人喜爱,当地人称之为“软新”,再恰当不过了。因为嫩芽初绽之时,形似莲心,当地人便给它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莲心”。

清晨四五点钟,天刚微微发亮,采茶工就头戴雨披,伴着晨起的雾气、水汽,背着茶篓上山,三三两两开始采茶,按照一芽一叶或者两叶初绽的标准采摘。这些采茶工多为四五十岁的妇女,还哼唱着采茶歌,服装的颜色各异,在茶园中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午回到村里,将采回的茶叶在竹筛上摊开自然晾晒,几个小时后,用机器压扁成形。过去都是纯粹用手工,制成的茶叶颜色偏暗,而现代化的机压效率更高,节省时间,而且炒出来的茶叶颜色更明亮,更好看。

我们来到龙井村,沿着弯曲整洁的小路向山上走去,有一栋两层的江南小楼矗立在茶园中,这就是茶农老陆的家。讲到龙井茶的制作,老陆说:“好龙井,三分看茶青,七分看炒功。”炒制龙井茶有十大手法,不同品质的茶叶有不同的手法,每一捧鲜茶叶的水分含量、新鲜程度、大小都不相同,经验老到的茶农会根据鲜叶的情况决定采用哪个手法。龙井茶在刚刚炒制结束后,火气会比较重,就要放入存有生石灰包的缸中,让石灰慢慢吸收茶叶中的水分,以灰匀色、定香、去涩、调整滋味,人们俗称“收灰”。

老陆还介绍说,清明之后、谷雨之前采摘的茶,叫做“雨前茶”,一芽一叶,叶似旗,芽似枪,故称之为“旗枪”;立夏之后采摘的茶,叫做夏茶,一般是两片叶子,形似雀舌,称之为“雀舌”。

每1斤的干茶需要鲜叶4至5斤才能制成,所以每一片茶叶都是茶农的心血和汗水。老陆炒出来的正宗龙井茶,扁扁的,略阔,周边呈糙米色,略带黄色。老陆用他那带着老茧、带着岁月的沧桑的手掌去感知每一片茶叶的温度,用心用情去完成龙井茶叶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做茶人需要把根深深扎在土地里,踏踏实实去完成枯燥、艰辛的制作过程。他们常常从早上采茶到晚上收茶,十几个小时不能休息。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匠人做出来的龙井茶,才更有一种特殊的韵味——这韵味一品就让人难以忘怀。

由于龙井茶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雨水、沙土等地质条件,再加上它特殊的采摘时间,传统的制作工艺等等,造就了西湖龙井的特点,茶界称之为四绝,即色绿、香郁、味甘、形美。龙井茶的外形似碗钉,黄中带绿,光滑均匀,扁平似剑,用龙井村天然水泡之,刚开始有一种淡淡的豆花香,第二泡时,味道醇厚,香而不凛,带有淡淡的甜香,舌尖与两颊之间,弥留持久。此时,在山清水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龙井村,品一品这大自然的恩赐之茶,才真正体会到了虞集所说的“三咽不忍漱”韵味。

一片茶叶,被一方水土气候所蕴育,自然蕴含着本地水土之气息,如用本地之水冲泡,味道自然更佳。龙井茶特别是狮峰龙井,如果就用当地清澈的泉水冲泡,更有一番滋味,更能体现本地的特色和气韵。

问茶之旅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坐在老陆家小院的平台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用透明的玻璃杯,放上刚刚炒制成的龙井茶,用龙井村的自然泉水冲泡,黄绿色的茶叶一片片在水中浮浮沉沉。慢慢地,茶色氤氲在水中,啜一口,闭上眼睛,慢慢咽下去,清香、柔和,甘甜中还有一点淡淡的豆花香。此刻,天地万物融化于胸间,涤荡了心灵,使人归于平淡、安详,物我两忘于天地间。品着品着,不经意间,就开始慢慢观赏西湖的美景,翠绿的狮峰山,在大自然的环抱中氤氲缭绕。在这湖光山色中,龙井村仿佛也融入了眼前的这杯茶中。

这杯带有盎然春意的绿茶,升腾起来的是千年历史龙井茶的茶烟,也是一种包含丰富内涵的文化,更是一种历史的传承!(文/霍建明)

责任编辑:呼延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