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原创栏目

多彩石家庄 非遗过大年丨“年味儿里的石家庄”——载歌载舞过大年

2023-01-31 10:30:07 来源:纵览新闻客户端

扫码阅读手机版

1月14日,由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河北新闻网承办,各县(市、区)文化和旅游部门协办的“玉兔迎春——多彩石家庄 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正式开启!活动陆续推出“年味儿里的石家庄”非遗展览,介绍展示剪纸类、美食类、花灯类、战鼓类、戏剧曲艺类、舞龙舞狮类、拉花秧歌类、民俗活动类等非遗项目,带大家认识身边的非遗,唤起心底幸福的年味记忆,陪大家度过一个独具特色、年味儿浓郁的新春佳节!

今日为大家介绍拉花秧歌类非遗项目,下面带大家欣赏井陉拉花、正定高照、晋州官伞、休门吹歌等非遗项目,载歌载舞过大年,热热闹闹庆佳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井陉拉花

井陉拉花  王保龙摄

井陉拉花类属北方秧歌,起源于宋元,盛行于明清,形成和流传于井陉县境内,是全国优秀的民间舞种之一。

井陉拉花虽属秧歌范畴,但又有其显著的自身艺术特色。它以“拧肩”“扭臂”“翻腕”“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形成刚柔相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其舞姿新颖、舒展健美、屈伸大度、抑扬迅变,擅于表现悲欢、情恋等各种不同的情绪。井陉拉花的音乐为独立乐种,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民歌、民间曲牌和戏曲曲牌的音调,古朴典雅、清爽动听、深沉美妙、刚健稳重,与拉花舞蹈的沉稳、含蓄、刚健、豪迈风格浑然一体。拉花道具繁多,内涵丰富,各有其象征寓意。如:伞——风调雨顺,包袱——丰衣足食,太平板——四季太平,霸王鞭——文治武功,花瓶——平安美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正定高照

正定高照 正定县文化馆供图

高照,又叫中幡。起源于民国以前,已有百余年历史。

高照所用道具主要是粗大竹料,其长短粗壮不一,最重的有近72公斤。表演前把竹竿用龙凤小旗缠绕,上竖两把花伞,竿顶还要插十支雉鸡翎等作为装饰。高照的表演主要在传统节日、喜庆、农闲之时,表现农民在太平年间庆祝丰收等的喜悦之情,一般由几个汉子轮流表演类似杂技的各种动作,动作灵活而多变,紧张又抓人。主要动作套路有:托塔、盘肘、二踢脚、双武花、单武花、旱地拔葱、孙猴背剑、二郎担山、老虎大撅尾、跨篮等等。表演中,幡面彩绸迎风招展,幡顶铜铃叮咚作响。现场有鼓、乐、锣伴奏,还有彩旗、竹幡助威。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晋州官伞

晋州官伞 梁子栋摄

晋州官伞发源并流传于晋州境内的故城、槐树、东宿和城关一带,以舞者持伞表演而得名。

晋州官伞的碾、拧、夹、转四种动作有机协调,表演队形变化自由,多用“绕八字”“大圆圈”“龙摆尾”等,构成了舞蹈的独特风格。可表现诙谐、幽默,也可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

晋州官伞的主要道具伞属特制,长140厘米的竹竿做伞把,厚竹篾做伞圈,铁丝做伞顶,伞顶直径50厘米,用长180厘米的绸子打折,做成大围子围住伞圈,围子下缀丝穗,伞围外罩8厘米的绸质小围子。伞顶置两根10厘米的弹簧,簧顶端安两个高10厘米的大绒球,华丽飘逸,为舞蹈画龙点睛之物。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休门吹歌

休门吹歌 蒲东峰摄

石家庄休门吹歌历史悠久,主要流行于石家庄市休门及鹿泉、正定、无极、藁城、栾城、井陉等地。根据老艺人的讲述和推算,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石家庄休门吹歌是以民族乐器管子、唢呐为主要领奏的一种民间吹打乐合奏,配以笙、笛子、龙头翁子、大弦、锣鼓镲、面锣、镗子、木梆等乐器。一般演奏多用A、D、G三种调式,唢呐、管子杆多用柏木、紫檀、红木或金属制做而成,唢呐碗由铜皮制做,中间有一圆箍。

石家庄休门吹歌旋律优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乐曲大都粗犷朴实,古朴纯真,节奏欢快跳跃,情绪热烈泼辣,吹歌中的大多乐器能模拟人声,甚至能轻易地吹奏出各种飞禽走兽的叫声,令观众拍手叫绝。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灵寿武凡同高跷马

灵寿武凡同高跷马 杨勇摄

武凡同高跷马是一种脚踩高跷,身系竹马、跷马结合的民间舞蹈。发源并流传于灵寿县武凡同村,产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由灵寿县武凡同村民尹老美首创。

武凡同高跷马有男女两个角色,女驾马、男赶马,两个角色均需具有较高的踩跷技艺,有武高跷之美称。主要作品有《赶庙会》《妻子送郎上战场》等,乐器配有大鼓、小鼓、锣、镲、笛子、唢呐、大小钹等,道具有竹马、马鞭、木制高跷、彩扇、系腿绳等。表演者除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特定技巧。如“磕蹆步”“蹬脸盆”等,其表演难度和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必须经过刻苦学练才能达到较高水准。由于踩着高跷耍马增加了表演时的高度,观众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能吸引更多人观看,场面就更加宏大。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跑竹马(正定县)

跑竹马(正定县)  正定县文化馆供图

正定竹马,又称跑竹马、竹马戏,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一代一代的传承和发展,竹马已演变成一种十分成熟、完整的民间花会(舞蹈)技艺。竹马所用道具是用竹子为骨架,编织成马的样子,然后用鳔把纸一层一层糊于竹子上,自然风干后再用颜色涂在马背的表面。目前有大红色、枣红色和黄色三种颜色的竹马。

竹马表演的内容是皇家行围打猎的场面,表演时少则十几人,多则五六十人,其动作套路多变,随着器乐伴奏,边舞边唱。主要套路有:《六合》《七星》《蝴蝶》《梅花》《椅子圈》《八卦阵》《蟠龙阵》等等多种变化,配以大鼓、响锣、大钹等响器相随其侧。演员按鼓点跑动,一边跑动一边唱念,场面十分壮观。 

竹马将中国的歌、舞、乐三者融为一体,深受群众喜爱。其表演一般是在传统节日、喜庆、农闲之时进行,更是每年春节民间花会必不可少的节目。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渔家乐

渔家乐 何正其摄

民间舞蹈渔家乐起源并流传于平山县东回舍镇郜家庄村,表现的是打渔人喜庆丰收、欢度新春的欢乐场景,在郜家庄至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渔家乐的舞蹈共有9个角色,即1个老渔翁,4个小生,4个小旦,另外还有文场乐器队伍和武场打击器乐队伍。

其表演形式分行会和打场。行会时,会首持蓝旗领路,打击乐在前,舞者居中,文乐压后。舞者的前后,各有一人持梆子击打节奏。舞者且走且舞,不断变换队形,时而单行成一纵队,时而变成两队并列,时而又穿插交换位置,男女对舞。打场时,在乐队伴奏下走各种场图,同时演奏歌曲,载歌载舞。常见的队形有大斜排、一条线、二龙出水、剪子股、蛇脱皮、大雁双飞、大团圆等。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抬花杠

抬花杠  蒲东峰摄

元氏县东正村的抬花杠起源于隋末唐初,东正花杠的传承主要以杠会为载体,主要分布在元氏县东张乡的11个村、获鹿县(今鹿泉区)、平山县的一些村落及山西省临近地区。据《花杠记录》记载,道光二年(1822年)东正村秀才齐玉振曾重建杠会,名闻遐迩。1989年,东正民间老艺人郭吉书等再建杠会,会员发展至百余人。

抬花杠的表演难度大,杠长约四米,中间的箱子重四五十斤,雕龙画凤,抬着花杠的两位舞者不能用手扶杠,仅用肩、颈、头、腰等部位控制。

抬花杠挺胸蹶臀腰为轴,骑马蹲裆刚带柔,甩臂晃头随杠颤,脚步轻挪身带扭,风趣活泼幅度大,大驾小驾它领头。东正花杠以抬三皇姑圣像“过驾”而得名。过驾时,一副花杠由二人抬,最少要有4副花杠,多则几十副花杠同场表演,形成十几条花杠队伍。他们还要相互穿插表演,团队配合默契,表演难度较大。技巧精湛的表演者不仅可以完成基本动作,而且可以自如地做到杠子高置头顶,低置臀部等技巧。

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将军令

将军令 崔敏摄

将军令由南宋绍兴五年,即金天会三年(1135年)由薛佑倡创立,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并传承了24代传人。将军令集鼓乐、器乐、马术、武术和花会艺术于一身,系统展示了当初农村教场习练武艺和排兵布阵的宏伟场面。

将军令内涵丰富,底蕴深厚,且变化多端,层次分明,是一项系统的、完整的民俗。它既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又可以娱乐身心,还有助于团队精神的凝练和形成。


责任编辑:杨慧丽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