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原创栏目

河北:多措并举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

2022-07-12 10:56:1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新闻网讯(闫德见)6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通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有关任务和要求,对深化推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顶层设计推进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

非遗的保护传承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通知》站位高远,从顶层系统规划,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目标、保障措施等三个方面对传统工艺的高质量传承发展做出全面部署。

《通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要原则,明确提出,到2025年的主要任务目标,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传统工艺在培育传统文化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的作用。

为实现这一目标,《通知》从加强传统工艺项目保护、建设高素质传承人才队伍、加大传统工艺宣传推广等方面做出具体部署。保护措施更加精细,《通知》针对传统工艺项目的不同情况,将项目分为传承困难、在现代生活中缺少应用场景的项目和传承情况好、市场空间大的项目两类,分类施策,号脉问药,针对性强,更能推动非遗项目的高质量保护传承。

在人才培养方面,《通知》做了系统性的规划,对人才的类型、培养单位、服务领域作出细分,从人才传承体系、人才培养途径及人才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出了明确方向。在传统工艺产业化方面,《通知》从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行业标准、品牌建设等多领域建设系统性的支撑体系,形成合力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在传统工艺的宣传推广方面,《通知》也做出了系统性部署,通过优秀案例评选、经验分享,新闻媒体、相关机构及传承人新媒体平台等宣传推广,非遗进校园,国际展示展演与交流等方式,营造传统工艺传承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人民群众参与传统工艺保护传承的热情。

河北多措并举推动传统工艺活态传承

河北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种类繁多,灿若繁星。经过20余年的系统性保护,逐步形成了科学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建立了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使包括传统工艺在内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地保护和传承。

2018年,原河北省文化厅等多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河北省传统工艺振兴的实施意见》,实施河北传统工艺振兴工程。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为基础,建立河北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将具有一定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列入其中,实施动态管理,重点支持。

京绣代表性传承人梁淑平组织京绣技艺培训 。田鹏摄

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做好传统工艺代表性传承人评选工作,鼓励技艺精湛、富有传承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中青年传承人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队伍。一大批中青年的传统工艺传承人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队伍,不仅充实传统工艺传承人队伍,更调动了年轻一代从事传统工艺的积极性。积极实施传统工艺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比如,曲阳石雕的保护单位——曲阳县文化馆组织开展石雕传统技艺培训班,邀请当代雕塑家马文甲、陈培一等为学员授课,培养出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8人;定兴县燕都刺绣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每年定期组织京绣传习班、京绣技艺研究会累计培训人员达百余人。通过一系列的研修培训,使得传统工艺传承队伍的文化艺术素质、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校企合作,不断提升传统工艺品牌价值及研发能力。依托具备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科研院所设立传统工艺的重点实验室,不断加强传统工艺理论、技术研究,如陈氏定窑每年都会拨付研发经费,用于工业设计购买和新产品研发,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耀玲教授团队合作,共同设计定窑日用瓷茶具及盖水杯系列产品;邢台学院先后成立邢台邢窑研究所、邢瓷博物馆、陶瓷艺术实验室等,并于2016年设立工艺美术本科专业(陶瓷方向)并招收第一届学生;磁州窑在邯郸学院设立磁州窑文化研究院,在磁州窑文化推广研究中融入高校力量。

非遗工坊和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2年6月,河北省共建设由各级文旅、人社、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非遗工坊572家,设立了8个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10个省级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带动的脱贫人口数达到43637人,年线上线下传统手工技能培训约14.7万人次,建立了超过600家网络店铺,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不断增强非遗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

“省文化和旅游厅早在2018年启动了工作部署,推动丰宁满族自治县列入全国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名单,在丰宁建立起8个‘非遗工坊’,形成县、乡、村三级工作体系,探索出了非遗工坊‘八有’模式,并筹措7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工坊建设工作,2019年开展培训86期,培训学员6880人次,各非遗工坊产品售卖相关收入84.5万元,使工坊学员通过该项目真正得到了实惠,增加了收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雪芳介绍说。

“2022年河北非遗购物节”活动宣传推介定瓷烧制技艺。

多彩活动,推动传统工艺活态传承。近年来,河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创新非遗传播方式,加强对非遗的传播、宣传和普及。依托重要的传统节日和重大节点,河北每年都会举办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非遗活动,“河北非遗购物节”“京津冀非遗联展”“长城脚下话非遗”等品牌活动影响深远,成为河北人民享受文化成果的重要载体。在2022年举办的“河北非遗过大年”“河北非遗购物节”等多场大型非遗主题活动中,以图文、海报、H5、短视频、直播等多样形式,活态展示“定瓷烧制技艺”“保定市的直隶官府菜烹饪技艺”“丰宁布糊画”“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等国家级省级传统工艺项目数十项,推动传统工艺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共享保护成果,推动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

此外,河北还积极推动传统工艺进校园,有效激发了青少年参与热情。积极探索传统工艺进社区、商超、景区等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模式,推动传统工艺活态传承发展。

深入贯彻《通知》要求持续推动河北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

《通知》以前所未有的合力统筹部署推进传统工艺发展,既是对“十三五”时期“传统工艺振兴”部署的进一步深化,更是对“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主题的深刻把握。

非遗的传承发展要与时俱进,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河北高度重视传统工艺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十四五”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出,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创建1个国家级乡村振兴试点,在全省建立8个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设立600个以上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工坊。

张雪芳介绍,“接下来,我省将深入落实《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政策,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稳定长效的多部门协作机制;持续推动项目的记录保存和系统研究;培养一批传统工艺领军人才和专门人才;搭建一系列产品设计、展示、销售平台;进一步提升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利用非遗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技艺知识、资源优势,使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互为促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文旅部门的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闫德见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