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文艺之家

张颂文,拿个影帝吧

2021-07-09 09:02:41 来源:南风窗微信公众号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李大钊同志真正的墓碑,在地下埋了50年才见得天日。

——如果不是电影《革命者》,这件事少有人知。

《革命者》海报。

一个色调阴郁、充满悬疑意味的片头,“一步、两步、三步······七步”

1983年4月3日,北京西郊万安公墓,天气阴沉。三个老人带着几个工人挖出地下一处隐藏的墓碑。

泥泞不堪、大雨冲刷,13个大字赫然显现——中华革命领袖李大钊同志之墓。

三个老人是李大钊的三个儿子。这块墓碑,是多年前地下党给他们父亲做了、却不敢立下的一块。这块墓碑已经在地下埋了50年。

《革命者》有一个大胆的、艺术性的开头,一开始就把结局告诉了观众——李大钊牺牲了,但电影才真正开始。

《革命者》片段,张颂文饰演李大钊。

作为建党百年的献礼片,同时上映,《革命者》的声量显然低于百余名当红明星出演的《1921》。

上映两天,《革命者》票房刚刚过6千万,《1921》已近3亿。但在口碑上,《革命者》获得普遍好评,豆瓣评分拿到7.5分,在诸多主旋律献礼片中属于亮眼的。

《革命者》目前豆瓣评分7.5分。

《革命者》影片,是以李大钊被迫害前的38小时为主线,借由他人回忆为辅,对李大钊的革命经历作一传记。

这些回忆的载体,既有李大钊亲近之人如他的妻儿、学生、挚友,也有与他对立之人,如蒋介石、张学良等。

他们的回忆交叉叠加,像拼图一般把一个有血有肉的李大钊拼组了出来。

《革命者》中的李大钊(张颂文 饰)。

38岁的李大钊,他“牺牲之前的38小时”,是电影《革命者》选择的一个窗口。

——我们这些生在阳光下的人,只能以此窥见旧时中国水深火热的残酷片段,以此去感受一个既脆弱又伟大的中国人,一个心系国运、献身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不屈精神。

守常先生

李大钊,中国马克思主义第一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7年被张作霖杀害,年仅38岁。

对很多人而言,李大钊只是历史文献中的一段简述,是近代史的一份伟大的“史料”。至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了解得太少。不得不说,这样的历史学习是不合格的。

《革命者》片段。

以李大钊为例,不理解他,我们如何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发萌芽、如何理解五四运动、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以及之后的种种探索;不理解他,我们将永远安然于这一份历史感的断裂,懵懂地生活在当下,无法理解当下的中国,无法真正地热爱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理解一个真正的历史人物,和观看一部传记电影,当然是两码事。

但今年越来越多的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为我们理解历史提供了一个契机,一把钥匙。《觉醒年代》做到了,《革命者》也不算差。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李大钊(张桐 饰)

历史人物进入影视,最怕脸谱化,从而失去为人的丰富性。

《革命者》在这方面算是有天然的优势。

它通过多人回忆的映证交错,采用倒叙、插叙的非线性叙事,将李大钊呈现在了我们面前。“人物的丰富性”几乎是必然的。

回忆从审讯人员的一句“你教唆蛊惑了多少人?”开始,时间开始闪回到多个场景中。

一面是爱国运动中的青年李大钊。

《革命者》片段。

从日本留学归来的李大钊,在码头问众人,“有没有人知道中国的老百姓他们想过什么样的生活?”,随后,李大钊鼓动开滦煤矿工人运动,愤慨指出充满压迫的社会是人间地狱……再是各种学生运动 ;

再一面,是军阀眼中的犯人李大钊,不知“他该杀不该杀”。

李大钊被捕,张学良告诉其父张作霖,外面对释放李大钊的呼声很高,建议不杀为好。张作霖反问,“你见过他?”

时空倒回,张学良回忆起16岁那年,他初见李大钊时的场景——1917年的上海,一俄国人枪杀12岁的报童阿晨,躲到租界企图出境,逃避惩处。所有人敢怒不敢言,只有李大钊不甘,写传单、奔走动员,通过游行示威争取权利。事情顺利解决,罪人被惩处,当时的张学良望着李大钊,满是景仰。

《革命者》中的张学良(彭昱畅 饰)。

镜头再一转,斩断戏中戏,回到现实。

27岁的张学良翻完回忆,顿觉李大钊嘴皮子和笔杆子的厉害,对着张作霖说“此人确实留不得”。

再一个,是妻子赵纫兰眼中的李大钊。

“三一八事件”之后,200多名学生死伤,李大钊也怕,曾感到无措。他双目无神地坐在医院里,妻子敲了好几下玻璃,他才回过神来。然后他头靠着妻子肩,哭诉“我们有主义,他们手里有枪。”涕泗横流,连说了三遍。

《革命者》中的李大钊(张颂文 饰)和妻子赵纫兰(佟丽娅 饰)。

李大钊也有平凡的一面,革命再忙、再危险,回了家的李大钊依然是个会抱起孩子在草地转圈的父亲;而作为一个丈夫,他会牵着赵纫兰的手,会为她弹琴。

这一份激流岁月中的缓慢片刻,临牺牲之前回想起的生之美好,牵动人心。

光“革命者”一个维度,电影就为李大钊提供了三个侧面。

按理说,如此多视角的闪回、片段的缀连,经常是危险的,容易被当作是PPT式的影片拼接,但是电影《革命者》以李大钊的安危作为药引,始终钓紧各人物的态度、事件的发展,并不显得散漫。

相反,是李大钊作为革命者的形象,逐渐呈现、最终深入人心。

而另外一些琐碎的小片段,看似无关轻重,却也令李大钊扎扎实实从书本里走进生活来。

比如李大钊在跟毛泽东吃涮羊肉时,学店小二的那句“谢谢您内”;他在监狱里,拿枯草当烟,吸一口吐一口;在监狱里借着光,他把手放头上比作鸽子,让影子在墙上起飞……

处处都是一个革命者的爱国骨血之上的生动可爱,也映衬着一个普通人的浪漫和大义凛然。

那些细节和隐喻

碍于电影的时长限制,影片没法事无巨细的交代时代与复杂的政治背景,因而采用了不少细节和隐喻来折射现实。

影片开头时,军阀张作霖在拍照,摄影师一直在纠正张作霖的姿态,他明显不耐烦“老子拍了不少照片,没见过这么麻烦的。”摄影师回他,人家西方的元首照片就是这么拍的,他们定了规矩。

历史上张作霖向西方规矩的低头,又何止这一小处。

《革命者》中的张作霖(成泰燊 饰)。

当时的工人生活又是如何呢?

李大钊在鼓动开滦煤矿工人运动时讲到的一个细节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一匹骡马一天工钱5角,工人2角,骡马死了赔偿100元,工人死了赔偿30元”。

工人的命,不如牲口值钱。

一句话就把一个群体的时代处境讲清楚了,这就是细节的力量——以小见大。

《革命者》海报。

再来看一个隐喻。

张学良起初劝张作霖不杀李大钊,因为顾虑社会呼声太大。他手里还拿着收到的社会各界的请愿书。

张作霖反问,当真有那么多人希望李大钊活吗?他顺势拿起桌上送来的“让李大钊死“的电报,放在了一个天秤的一端。再将张学良送来的请愿书放在天秤另一端。

天秤持平。

这个天秤的两端,就是当时国内两股势力的较量。

同时,天秤也象征李大钊之命运,最后一刻,签有蒋中正名字的电报寄出,它被放在了天秤的另一端。天秤失衡,要李大钊死的力量大过生,李大钊命运已定。

片中天平这一隐喻的分析。

而不知情的学生、工人们,还在监狱外大喊释放李大钊,“李大钊无罪”的口号。

另一个明显的隐喻是陈独秀送给李大钊的怀表。

陈独秀离京后在吃李大钊送的“京八件”时,发现李大钊又把怀表放还在了里面,他拿出表看的时候,镜头逐渐转入表的内部。随着各种齿轮转动,表达陈独秀此次离京,中国革命的进程的声音将渐次响起。怀表的齿轮有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张颂文值得

饰演李大钊,给了张颂文不少压力。

即使他是如今演艺圈公认的演技派,张颂文也多次采访中说过,很怕自己会辜负李大钊。

《革命者》片段。

《革命者》这部电影可以算得上演员张颂文从影生涯的重要节点。

它意味着,之前经常充当配角,被其他“大明星”遮盖光彩的边缘演员张颂文,第一次在一部大制作电影中担当重任、成为主角。他已经将身子完全探了出来,进入一线实力演员的阵营。

看完电影后我觉得,张颂文没有辜负李大钊。

我虽然不敢说,李大钊就是张颂文表演出的那样,但张颂文版本的李大钊是具有说服力的。

首先在扮相上的可信,除了化妆师的功劳,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张颂文所呈现的非常“李大钊”的精气神。

张颂文在饰演李大钊时,呈现了一个爱国救亡者的纯净感。

张颂文在以往的电影中扮演的多是普通人,这种角色的好处在于,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出与他们类似的人,然后通过观察、模仿,就可以把握。

但这次不同,历史上的李大钊,张颂文该往何处寻?

碍于时代局限,李大钊存世的影像极少,只有一段18秒的影像。张颂文就通过反复看那18秒的影像,发现了李大钊发言时手势较多的特点。

这点在影片中有所反映,片中李大钊每次在公开演讲和发言时,总是配有丰富的手势。

影片中李大钊在发言。

尤其在声讨杀害报童的凶手时,他指着租界总董的鼻子说出那句“这里的每一块土地都是中国的”时,语言与身体姿态的配合下,气势十足,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气质上质朴,精神上却不退缩、很自信的李大钊。

另外,张颂文对李大钊性格把握也比较准确。

在革命事业上,李大钊是一个严肃且坚定的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片中大部分时候,张颂文饰演的李大钊眼神都是直勾勾地盯着前方,看不见半丝躲闪。但回到家里、回到学校,他的眼神又是极其和善、亲近的。

《革命者》中温柔微笑的李大钊。

李大钊在是一个革命者的同时,又是一个读书人,他有属于书生的浪漫。

在跟阿晨吃早餐时,一手拿着油条的阿晨要给他取书,他拦住阿晨,擦了擦手说,“手上有油啊,是不可以碰书的”。这是他对知识的敬意。

这个场景是张颂文的创意,因为他每次拿到剧本时,都是洗完澡再看。拍摄中他把这个细节加了进去,这个演绎的确符合年代、也符合李大钊的身份性格。

另一些细节是,李大钊在院里读书时,会摘一朵树上的花夹到书里;在他接陈独秀出狱时,手里捻了一片银杏叶子,这是他的浪漫。张颂文将这种浪漫也演绎了出来。

《革命者》中李大钊在摘花。

电影中李大钊腿受伤,走路会瘸点。张颂文就在鞋里装了几块尖石头,这样他演戏走路时,自然会瘸一点。

张颂文动脑子,把人物的这些性格、状态都诠释出来了,最后成就了一个完成度很高的李大钊。

以至于电影中一个片段,狱警告诉李大钊,“四一二政变”发生,他的那些共产主义伙伴都遭到谋杀。李大钊听后先是大笑,其实是哭笑,然后又慢慢转到哭,大哭。这如此密集的情感表达,又哭又笑间,张颂文的演技被我抛诸脑后,我只看见一个有理想、伤心的人。

李大钊的殚精竭虑、舍生忘死,真实可感,显于眼前。

看完电影,只想说一句,张颂文值得。

《革命者》中李大钊被处以绞刑时的片段。

整个影片,以死开头,以死终结。壮烈。

但电影没说的是,李大钊死后,由于白色恐怖,他的灵柩停在妙光阁街的浙寺里,整整六年才得以安葬。

而下葬当天,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又遭到当局军警冲击、驱散。

同年5月,李大钊的妻子也病重去世,同他一起埋在了北京西城万安公墓,两块碑上分别只模糊写着“李先生”“李夫人”。

“帮我看看革命胜利的那天,是什么样子。”

——这是李大钊临终前,拒绝了前来营救他的庆子时留下的一句话。


责任编辑:闫德见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