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省内资讯

云游河北 平安过年|响堂山石窟 千年王朝的荣光与衰败

2020-02-08 17:54:11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扫码阅读手机版

梁思成先生说:“艺术之始,雕塑为先”。而艺术的发展,往往见证了一个王朝的兴衰。今天的主角,是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石窟”艺术——响堂山石窟,自东魏晚期、北齐初期开始以来,历经隋、唐、宋、金、明、清及民国等历代续凿、修缮和金粧,响堂山上的造像活动形成现在局面,时间跨越近1500年。


北齐皇朝的投影

河北邯郸响堂山石窟的开凿造像活动,始于佛教兴盛的东魏末年,主要工程完于北齐,有北齐王朝历史缩影之称,石窟主要代表了北齐的佛教造像艺术,是我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从大同云冈到洛阳龙门过渡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被认为是继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之后的中国第五大石窟。


北齐,一个由鲜卑族建立起来的王朝。武定八年(550),孝静帝禅位于高欢次子高洋,建立了北齐政权。从《资治通鉴》的记载可以知道,(在"东魏武定五年已有石窟佛寺可供'塞之'"),石窟的凿刻时间在东魏武定五年(547年)之前,当时高氏父子实际掌握着东魏的政权,这时期佛的造像,形体敦厚结实,表现出北齐民族的强健和豪迈,有着高氏父子野心勃勃的“形象标识”。(不出三年,便将东魏取而代之,建立了北齐)。

所以说,佛教文化与帝王形象融合是响堂山石窟最大的特点。形体敦厚结实,面稍丰满,高鼻长目。结跏趺或半结跏趺坐于园莲座上,衣纹疏宕,成不规则阶梯状布于全身,佛衣下摆铺于座面。声闻弟子面型与菩萨同,体态浑圆,衣式简洁明快,下身也与菩萨相似,有"曹衣出水"之风。身体比例上略显上长下短。

响堂山全山尚存石窟30座、摩崖造像450余龛,雕像4300余尊,分南北响堂和水浴寺三处,北响堂石窟是皇家石窟,保存相对完好,现存大小洞窟9个。以北响堂的大佛洞、刻经洞以及南响堂的千佛洞最为精彩。


响堂山最早开凿的北响堂第九窟暨大佛洞,洞窟进深、面阔均为12米,高达12.5米,全窟大小造像151尊,窟内装饰的火焰宝珠、宝相花、行云、天龙、飞天等,本尊释迦牟尼坐像高达3.5米,神气秀逸端庄,形体敦厚结实,巍然端坐在长方形覆莲须弥座上,衣纹表现为阶梯式,给人一种纯朴、粗犷而又生硬的感觉。

窟内,环窟室壁脚一周,雕刻题材均为供养人和博山炉,物象内没有任何雕饰,其细部的表现用彩绘完成。这种石窟雕刻+壁画彩绘也成为了响堂山的一种风格。相传,这种继承了汉墓中画像石、画像砖的传统,与此窟拟作高欢陵墓有关系。


和大佛洞类似,第三窟刻经洞因刻有佛教的经文而得名。公元568年,北齐晋昌郡开国公唐邕,在刻经洞书写了《维摩诘经》四部,开创了中国在石壁上大规模镌刻佛经历史的先河,唐邕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刻经第一人。唐邕所书以楷法写隶间有篆意,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刻经研究专家罗昭先生赞叹其为“中华第一刻经”,认为其艺术价值可与王羲之《兰亭序》媲美。


而最能给人带来视觉震撼的,是南响堂中的第七窟。因为洞窟四壁满布大小不一的佛像1028尊,千佛洞由此得名。窟顶正中为莲花藻井,四周飞绕八个飞天,以宝珠为中心,两两相对,其中两对四身为伎乐天,手执横笛、琵琶、箜篌、笙;一对为歌舞天,一对为供养天,个个身体曲线优美,衣带飘荡,构成一幅宁静祥和的天国世界。

经历数劫的法相

响堂山开凿造像跨越千年,历经劫难。在响堂山北齐石窟开凿后不久便遭遇了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运动,北周武帝的灭佛,使响堂山遭遇了第一次的破坏,南响堂第一窟、第二窟、第六窟门口两侧的力士像便是武帝灭佛时期毁坏掉的,隋代对毁坏的造像进行了重修和补凿。

毁灭性的盗凿在民国时期,精美绝伦的响堂山石窟造像成为缺头少臂的残身。早在1910年以前,响堂山的佛像就开始流失海外。瑞士里特伯格博物馆藏品档案记载,该馆收藏的中国佛像最初由保罗·莫伦于1909年从北京购入。

民国初期的文物盗卖和新中国成立前的一场大火,也让响堂山脚下的常乐寺整个寺院付之一炬,只留下缺头少臂的佛像。

据《续高僧传》载:“武平五年邺都庄严寺、定国寺、兴圣寺、总山寺僧一百余名,于鼓山石窟寺坐禅,”此时也名为“鼓山石窟寺”。北齐天统年间,因其规模已 大,有鬼斧神功之势,改名为“智力寺。”北宋嘉祐年间(公元1056—1063年)改名为常乐寺至今,有“河朔第一古寺”之称。

后常乐寺遗址出土文物近200件,从佛教造像的数量和精美程度可以看出常乐寺当年的辉煌。

 

责任编辑:李为华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