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京津冀

武清区着力打造京南休闲购物旅游目的地激发“通武廊”旅游合作新动能

2019-01-02 17:21:10 来源:

扫码阅读手机版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棋局上,北京通州区、天津武清区、河北廊坊市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三地相依相连构成一个“金三角”,镶嵌于华北平原之上。2017年起,“通武廊”三地打破固有思维定式,在文化、旅游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对接合作,不断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先行先试,迈出区域合作实践的新步伐。

在“通武廊”区域合作的背景下,三地旅游主管部门抢抓机遇,成立“通武廊”旅游合作联盟,举办“通武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探索出“通武廊”旅游协同发展的有效合作模式和路径。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第七次工作会议上发布的《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工作要点(2018-2020年)》指出,将培育形成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五大示范区知名品牌。其中,由武清区和廊坊市强强联手共建的“京南休闲购物旅游区”再次引发各界关注。

优化旅游供给体系 “京津之翼”绿色崛起

位于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中心点的天津市武清区,素有“京津之翼”的美誉。京津城际列车横穿武清全境,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源;大运河贯穿武清而过,勾勒出独具韵味的风景线;坐落在这里的佛罗伦萨小镇、创意米兰、威尼都等时尚街区,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购物“天堂”。

近年来,武清区委、区政府围绕“京津市民近郊休闲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实施了一批重大旅游建设项目,以“一城两河,十字轴向”旅游空间发展战略为指导,按照“全域开发开放”的发展模式,结合武清旅游资源现状,规划“一城两带三廊道”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武清区坚持规划先行,编制了《武清区旅游业发展顶层设计方案》,制定了《武清区旅游业发展实施意见》等全区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意见,优化了旅游供给体系,为全区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提供了强大驱动力。

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武清文化和旅游的各项事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十二五”时期,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已经由单一的农家体验游,发展为生态观光、高端购物、农业体验、主题娱乐、健康养生等多元化的产品类型,走上绿色高效的发展快速路。

立足区域协同发展“京津之翼”再展新姿

“十三五”以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武清区不断深化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推进“通武廊”旅游一体化平台建设,推动三地实现旅游信息、资源共享。

2017年9月,与通州区、廊坊市旅游部门共同举办了“通武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进一步把三地旅游合作引向深入。2018年以来,武清积极参与谋划,推出精品文化之旅、运河风情之旅和运河寻宝之旅三条“通武廊”精品旅游路线。携手通州、廊坊相继举办了“百名摄影师和旅游达人‘通武廊’运河旅游带采风”、“‘京南休闲购物旅游区’中国旅游日交流活动暨2018‘通武廊’旅游合作联盟年会”、“2018京津冀国际旅游季”、“‘通武廊’旅游精品路线推介会”、“‘通武廊’旅游商品展、摄影展”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化,加速了京津冀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市场环境的形成。武清依托高端现代服务业和优良的休闲旅游资源,加快全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全力迎接全区旅游“大产业时代”。

面对旅游发展的新常态和新要求,武清区将休闲购物、会议会展、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等旅游产品作为重点抓手,全力落实“京南休闲购物旅游区”创建工作。建成了佛罗伦萨小镇、凯旋王国主题乐园、威尼都商业区、创意米兰家居广场、南湖绿博园等旅游精品节点,初步形成了前进道欧式风情区、雍和道主题娱乐区、南湖休闲观光区、开发区工业体验和商务会展区等多个旅游集聚区,初步实现了“京南休闲购物旅游区”旅游要素的构建与布局。

创新营销推广理念“京津之翼”引领风尚

为了进一步塑造“京南休闲购物旅游区”这一独特旅游品牌,武清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持续开展各项应季休闲活动,加大营销宣传力度,月季展、采摘节、冰雪节等活动广受好评,持续引爆旅游市场。

2018年9月份举行的“直播‘通武廊’走进京津冀”运河旅游主题大V行活动,通过“旅游+直播”的形式展开了一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接力直播盛宴。岁末年初,武清更是启动了以“花YOUNG奶奶武清GO”为主题的旅游品牌宣传推广项目。活动邀请了来自京津冀的花甲之年的奶奶们,她们以时尚靓丽的外型,吸引了大量游客的驻足,在网络上吸引了无数网友们的眼球,成为武清时尚旅游的新亮点。本次主题宣传通过对“花YOUNG武清”文旅IP的打造,全面展示推介了武清的旅游文化和资源,培育提升了“京南休闲购物旅游区”的核心价值,带动武清旅游业发展全面提速。

武清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发展优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武清将紧抓机遇,以打造“京南休闲购物旅游区”为抓手,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大发展,促进“京南休闲购物旅游区”各项事业迈向新辉煌。

责任编辑:刘旸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