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省内资讯

扁鹊庙会:传承两千年的祭祀

2017-04-06 10:47:34 来源:河北新闻网

古祭祀遗留的活化石

赵简子病被扁鹊医好后,在中丘之蓬山(今内丘)赐田四万亩,扁鹊被秦医师李醯杀死前的几十年就居住于此。

扁鹊死后,曾受他医救的虢太子千方百计把扁鹊的头从秦国找回葬于此地,村名改为“神头”,算是给后人留了一个可以瞻仰的纪念。如今常有扁鹊崇拜者到墓地拜谒。扁鹊采药的蓬山被称为鹊山。扁鹊庙就建在鹊山东麓。

扁鹊庙,又名鹊山庙、鹊王庙,宋仁宗赐封“神应”之号,现在庙额上写着四个大字——“神应王庙”,便源于此。

扁鹊庙是一组规模宏伟的古代建筑群。庙群总体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4万余平方米,由扁鹊殿、后土殿、玉皇殿、三霄殿、百子殿、药王庙、山门、献殿、回生桥、桥楼、碑楼、三清楼阁、道士院等20多座单体建筑组成,总体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是北方典型的道教庙群。屋顶类型有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庑殿顶、卷棚顶等。

庙群群山环绕,诸殿坐落其中,依山随势而建,轴线对称分布,总体建筑以天(玉皇)、地 (后土)、人(扁鹊)三才者布局,扁鹊殿、后土殿、玉皇殿为整个庙群的主体,配殿建筑与主体建筑主次分明,井然有序,形成格局,在建筑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

祭祀扁鹊的活动,根据碑刻记载可以上溯至战国时期。明成化二十三年(1488年)《重修鹊山庙记》记载:“迄今季春之月,有司岁以典礼从事,远近士女执香币奉牲醴,以致诚悃者争先而趋。”描绘的就是当年祭祀的盛况。清乾隆十五年(1751年)《顺德府志》载:“鹊山庙者,祀扁鹊也。”

祭祀活动中朝拜、仪式丰富,甚至会举行诞辰祀典,以祈福消灾。从现在还能看到的“跑功”表演,可窥当年盛况一斑。跑功也叫走功、圆功或圆场,没有时间限制,是神前表完功,排列成队走圈。一般是自由结合,或双人,或多人,手持扇鼓,打出节奏,边唱边跳,以十字步,叠脚跟为多。所唱内容有表白、论理、争辩等,也有说唱经典故事的。

“神应王”那些不灭的传说

扁鹊,姓秦,名缓,字越人,号卢医,被尊称扁鹊,春秋战国时渤海邦州(今任丘)人,擅望脉,是我国有史料可查的第一位医学家,被后世尊为医祖。

扁鹊通内科、鼻科、妇科、儿科;通医药,通针砭。扁鹊奠定了中国传统医学诊断法的基础。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一文中赞曰:“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循)序,弗能易也。”

关于扁鹊的故事,在《韩非子》《战国策》《说苑》等典籍中这样记载:他得长桑君真传,周游列国,随俗为变,悬壶济世,上医国君,下诊庶民,创“望、闻、问、切”四诊,传“六不治医论”,著八十一《难经》,巧治驱瘟汤,光大针灸疗法,汇集中医药学之大成,拯救百姓疾苦。《韩非子·喻老》中的《扁鹊见蔡桓公》故事,一直为国人称诵,成为中学语文课本的保留篇目。

《鶡冠子·卷下·世贤第十六》提到扁鹊兄弟的故事,魏文王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治未成的病,不易看出但好治,所以名气不会大。这种“良医化之,拙医败之”的理念在当今社会仍非常具有前瞻性。

关于扁鹊的传说至今在民间流传不止。扁鹊庙前一条九龙水蜿蜒而过,一座石桥横跨河水朝向庙门,名叫“回生”。“回生桥上过可以起死回生”只能是传说了,但是拜医祖求健康倒是反映了现代逛庙会群众共同的心理。

桥南面九棵两千多岁的古柏傲然立根岩中,风姿虬劲,与庙门遥相呼应。此树属汉柏,传说是扁鹊的九个弟子所栽。树旁两石,一石刻“九龙桥石柏”,一石刻“药石”。九龙石柏树龄之长,数量之多,形态之奇比较少见。

桥北西侧伫立着一座灰砖砌成的碑楼,楼内石碑是“元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由元朝修国史臣王鄂奉敕撰文,宰相刘秉忠书写,主要记述扁鹊生平。此碑是扁鹊祠现存最完整的石碑,在考古上很有研究价值。传说没做过坏事又心诚的人,站在碑前默祷,碑上会现出自己的影子,可以得知来历、运程等,所以叫“透灵碑”。后因一县令不满自己的“影”,一把火烧了碑,此后再也照不到人影了。

责任编辑:刘旸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