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旅游来讲,锡林郭勒盟不止有大草原

2016-09-12 16:08:37 来源:内蒙古日报 责任编辑:刘旸
锡林郭勒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攻现代畜牧业、清洁能源和文化旅游三大产业。

    目前,一批具有民族文化元素的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企业、文化创意企业(或者基地)已经初具规模。三年来,全盟文化建设投入近30亿元,已建成9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成立近50家小微文化创意企业。接待游客人次从2012年的981.7万增加到去年的1340.13万,旅游收入从144亿元增加到282亿元。

    请数学老师帮你数数:咱们有多少条路可以去锡林郭勒大草原

    随着旅游观念的转变和各种硬件设施的完善,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跟团游,更具深度的自驾出行应时兴起。交通的畅通便成了关键,如今,锡林郭勒盟境内有贯通东西南北的国道207、303、331、209以及横跨锡林郭勒盟三旗的呼海大通道,尤其是丹锡高速等项目的先后开工,搭建起了南部区域干线路网主骨架,打通了进京快速通道,圆满完成了出区、出盟通道建设任务。

    依托独特的优势资源,锡林郭勒盟精心打造了中国马都锡林郭勒“三都”深度游核心旅游线路、草原生态民俗文化自驾游线路、“茶叶之路”中蒙俄国际专列游线路、草原新丝路跨境旅游线路、锡林旅游风景线、太旗—多伦—正蓝旗蒙元、察哈尔、晋蒙商文化旅游环线等六大旅游精品路线。依托着锡张高速,沿线的牧民吃起了旅游饭,骑马、射箭,可谓五花八门。在“牧人之家”,客人们与牧人一起生产生活,穿起蒙古袍、住进蒙古包,放羊、牧马,体验牧人的生活,体味民俗文化的乐趣。现如今,自驾游已经成为锡林郭勒盟旅游业发展的新形态,据统计,来锡林郭勒盟自驾游群体中,区外自驾游客占到38%,区内占到了50%以上。

    锡林郭勒盟的金色名片很多,建议开启大脑外挂模式

    拥有“中国马都”称号、“中国优秀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最美观光旅游目的地”、“游牧文化之源”、“蒙古长调之乡”、“搏克健将摇篮”、“民族服饰之都”、“蒙元文化发祥地”、“骆驼之乡”等诸多美誉。锡林郭勒盟旅游业依托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不断打造旅游精品核心项目,旅游业成为拉动全盟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镇、牧区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力量。今年1——7月份,全盟接待游客644.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6.49亿元。

    用你三生烟火,换一场全国首创的《千古马颂》

    来到锡林浩特,有一件事一定不要错过,那就是观看《千古马颂》。我国首创大型马文化全景式综艺演出《千古马颂》——2016版正在锡林浩特火热上演。据了解,2016版《千古马颂》在2014和2015版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民族马术、马背杂技、舞马表演、蒙古族歌曲、舞蹈、音乐等艺术元素,融合了高科技声光电、裸眼3D技术,生动演绎了人马结缘的温情和马背家园的祥和。

    《千古马颂》以弘扬马的“坚韧、忠诚、勇敢、担当、仁守”五德为立意,分为:序“人马情缘”、上篇“马背家园”、下篇“马背传奇”、尾声“千古马颂”四部分。生动演绎了蒙古民族与马相遇、相识、相伴、不离不弃、生死与共的情感历程,折射出蒙古民族守望相助、砥砺奋进、追求文明进步的伟大历程,展示了人与马、人与草原和谐共处的大美境界。

    《千古马颂》自2014年演出至今,已演出近百场,接待观众近10万人次,并于2015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跨界融合舞台剧”项目资金资助。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团长《千古马颂》营销总监塔娜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这样一台演出,能够把蒙古族的文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给大家,这也是对文化+旅游+科技+产业发展模式的探索。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