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综合开发的新典型—— 科学治山,前南峪人的新时代愚公精神

2016-06-16 16:54:2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寇瑄
如今,前南峪生态优良,美丽富饶,是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小康村。“未来五年内,计划把前南峪建成邢台市旅游中心,旅游公司要上市。把浆水、前南峪农副产品打造成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到2020年提前实现翻一番目标。”

    找准致富项目,开创绿色环保新路

    前南峪的第一产业,主要是林果业。到七十年代末,全村板栗树已经种到13000棵,但产量很低,每棵平均产量只有1公斤,提高板栗产量,是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当时的支部书记郭成志千里迢迢到省果树研究所聘请专家,选拔20名有文化的年轻村民跟班学习,对板栗管理采取一整套整改措施。板栗的产量由7万公斤增加到40万公斤。村民们接着又调整产业结构,从国内外引进30多个名优特新果树品种。全村果品年收入由原来的4万元,增加到686万元,而且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

    富有远见的前南峪人,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中国农大、河北农大等26所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依托雄厚的技术力量,推进技术设施建设、应用技术、经营管理的现代化。

    治山之路要靠科技建奇功

    前南峪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从本村实际出发,选准最佳着力点,解决最迫切最关键的问题。首先是积极引进国内外最优良的品种,最先进的技术,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园区高起点起步,高标准建设。通过国际技术合作组织,从8个国家引进了22个优良的果树新品种。第二,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稀缺的水土资源,创造更多的财富。缺水是前南峪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他们通过各项工程,把天上的水蓄起来,把地面的水拦起来。同时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以色列节水设施,发展喷灌、滴灌、管灌,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000多亩。过去一方水只能浇10棵树,现在至少可浇30多棵树。

    旧貌换新颜,石头变金山

    过去,前南峪十年九灾,贫困落后,村里年轻小伙儿娶不上媳妇,闺女都嫁到了外村。半个多世纪以来,前南峪人在石头山上植树造林,建设经济沟,硬是把穷山沟变成了太行山区的绿色明珠,把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如今,前南峪生态优良,美丽富饶,是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小康村。“未来五年内,计划把前南峪建成邢台市旅游中心,旅游公司要上市。把浆水、前南峪农副产品打造成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到2020年提前实现翻一番目标。”接受采访时,已经71岁的郭成志仍雄心勃勃。以郭成志为代表的前南峪村“新愚公”们,志存高远、怀抱梦想,双脚却牢牢扎根在太行山上,咬定青山不放松,把一面新时代愚公精神的旗帜,插上了太行之巅。治山,凭的是百折不挠的“韧”劲 ——半个世纪矢志不渝,一张蓝图绘到底,只要前南峪还在,就要把治山坚持下去。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