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河北省邢台县前南峪村调查

2016-06-12 16:11:11 来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韩文哲

    前南峪村以骄人的业绩,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绿色村庄”、“中国幸福村”、环境保护“全球500佳”提名奖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

    改革开放前,前南峪是个远近闻名的穷山村,这些年为什么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他们是怎样走过来的,有哪些值得借鉴的路子?

    路子之一:改造恶劣的自然环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高度统一

    前南峪村人均6分耕地,7亩山场。要由穷变富,显然不能局限于经营狭小的耕地,必须开发广阔的山场。

    前南峪的山是由岩石构成的光山秃岭。人们形容“山是和尚头,下雨遍地流,冲毁河滩地,十年九不收”。1963年一场暴雨,把山上冲个精光,村庄有些房屋也被冲塌。残酷的事实告诉人们,治理荒山必须按流域,一条沟一条沟地从上往下治理。山上植树种草,涵养水源。山坡修梯田,拦截径流。山脚修谷坊坝,蓄积水土。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保持水土,绿化荒山。他们把这种做法叫作建设经济沟。

    在光秃秃的石头山上建经济沟,必须在坚硬的岩石上用钢钎开凿至少1米深的坑,装上炸药,用雷管引爆,把岩石崩成碎块,用于垒造梯田坝沿,再栽上树木。漫山遍野的岩石,这样一块一块地治理,要付出多么艰辛的劳动,可想而知。

    全村男女老少每天清早顶着星星上山,夜晚顶着星星回村。许多妇女长年累月背石头,把后脑勺上的头发都磨光了,如同“鬼剃头”,成为前南峪妇女光荣的标记。引爆雷管放炮是最危险的活儿,手脚麻利的年轻人争着干,有4位年轻的村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2位村民落下了终身残疾。全体村民每年从大年初二干到腊月三十,正月初一歇一天,喘口气,又开始新一年的征程。这样寒来暑往,一直干了十年。用坏了数以万计的钢钎大锤,仅包扎伤口的胶布、纱布就用了一吨半。在岩石上凿出6万多个大坑,动用740万立方米的土石方,如果按一米见方垒起来,可以筑造一道从北京到广州的万里长城。多年来在荒山上种植了3900亩生态林,4400亩经济林。1996年的一场暴雨后,附近村都严重减产,前南峪却受灾不见灾,仍然林茂粮丰。他们创造的营造生态经济沟模式,被国家科委专家委员会鉴定为国际同类项目领先水平。

    路子之二: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形成以高效农业为基础,以绿色环保产业为骨干,以旅游服务业为桥梁,农工商综合经营的经济格局

    前南峪的第一产业,主要是林果业。到七十年代末,全村板栗树已种到13000棵,但产量很低,每棵平均产量只有1公斤。提高板栗产量,是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当时,支部书记郭成志带着干粮,千里迢迢到位于冀东的省果树研究所聘请专家。一次请不到去两次,两次请不到去三次。终于请来了出席全国科技大会的板栗专家,住到前南峪的山上,郭成志陪着在山上吃住,选拔20名有文化的年轻村民跟班学习。对板栗管理采取一整套改革措施。目前全村板栗已种到20万棵,产量由过去的7万公斤,增加到40万公斤。人们从板栗增收尝到了甜头。接着又调整产品结构,从国内外引进30多个名优特新果树品种。全村果品年收入由原来的4万元,增加到686万元,而且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

    前南峪的第二产业,是从矿产加工业起步的。利用山上的矿藏,先后办起了12家企业,到九十年代中期,工业企业产值已接近1亿元。有些企业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带来对环境的污染。这些企业停办,一年减少800多万元利润,实在舍不得。从干部到村民,经过反复讨论,终于痛下决心,关掉污染企业。前南峪人的可贵之处是,不仅勇于抛弃污染环境的老路,而且善于开创绿色环保的新路。利用当地资源,投资3000万元,办起具有现代设施的板栗加工厂和冷藏库。与天津科技大学合作,开发出板栗小包装系列产品,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板栗加工销售出口基地。

    前南峪的第三产业主要是旅游服务业。他们利用抗大旧址,修建抗大纪念碑、抗大陈列馆、抗大碑林,发展红色旅游,让游客在这里感受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利用村内外优美的自然环境,打造在城里难以见到的各种景点,发展绿色旅游。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建造了三星级宾馆。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有些人口少的农户,利用多余的房间,开设家庭旅馆。游客住进去,独门独院,非常清净,吃着农家饭菜,既可口,又便宜。这样的家庭旅馆已发展到72家,全村旅游业仅门票收入就有860万元。

    随着一、二、三产业的长足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崛起,使全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2014年同1978年相比,总收入从16万元增加到19860万元,增长1241倍。公共积累从24万元增加到9800万元,增长408倍。人均纯收入从57元增加到10600元,增长185倍。

    路子之三:一、二、三产业都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奋力向现代化迈进

    富有远见的前南峪人,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中国农大、河北农大等26所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依托雄厚的技术力量,推进基础设施、应用技术、经营管理的现代化。

    前南峪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从本村实际出发,选准最佳着力点,解决最迫切最关键的问题,着实令人感佩。

    着力点之一,引进国内外最优良的品种,最先进的技术,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园区高起点起步,高标准建设。通过国际技术合作组织,从8个国家引进了22个优良的果树新品种。引进的葡萄有澳大利亚的青提,美国的红提、黑提。引进的桃有澳洲的秋红、金花白桃、油桃、杏扁桃。还引进了乌克兰大樱桃、新西兰红梨、日本红富士苹果、日本甜柿、澳大利亚桑葚、美国树莓等等。有些品种在世界上亦是很珍奇的。

    着力点之二,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稀缺的水土资源,创造更多的财富。缺水是前南峪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他们通过各项工程,把天上的水蓄起来,把地面的水拦起来。同时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以色列节水设施,发展喷灌、滴灌、管灌,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000多亩。过去一方水只能浇10棵树,现在至少可浇30多棵树。

    着力点之三,提升产品质量,开拓产品市场。一是发展有机农业。所有的果树都不施用化肥,全部施用农家肥。所有农家肥都经过发酵,再施用到地里,使土壤不含有害物质。二是用品牌开拓市场。全村有6大类30种产品,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前南峪”商标,有的产品正在争取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驰名商标。三是发展电子商务。80%以上的农户都购置了电脑,成为邢台市第一个互联网村。村里建立了前南峪网、前南峪旅游网两个网站,目前,正在参与建设全县统一的电子商务网站,6月底即可建成运用。村里要买要卖的商品,在网上洽谈交易,各种产品可望销往全国乃至世界。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

精彩图库

河北新闻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