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甪直 古朴古桥看水城

2013-11-22 16:48:58 来源:河北新闻网

甪直镇原名甫里,隶属苏州市吴中区,位苏州市东南部,曾被费孝通誉为“神州水乡第一镇”,以水多、桥多、巷多、名人多而著称,更因塑壁罗汉和水乡妇女服饰闻名天下,有2500年的文明历史。

甪直原因镇西有“甫里塘”得名,后因镇东有直港,通向六处,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甪直”。甪直镇为多水之乡,北有阳澄湖,南有淀山湖、澄湖,西有金鸡湖、独墅湖,因而又有“五湖之汀”的美名。

景区内有叶圣陶纪念馆、万盛米行、吴东水乡妇女服饰馆、王韬纪念馆、萧芳芳影视艺术馆等景点,别具特色。“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是甪直浓厚水乡气息的真实写照,一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原有宋元明清时期各式石桥“七十二顶半”,现尚存四十一座,素称“中国古桥博物馆”。

另外,古银杏也是甪直镇的一大特色,目前镇上有银杏树7棵。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先生因爱银杏,其故后,被葬在四棵银杏树(甪直保圣寺)旁。

现在古镇仍旧留有以卵石及花岗石铺成的街道,深巷两旁为黛瓦白墙、木门木窗、宽梁翘脊的古建筑人,多为明清时代所建。古镇区有58条巷子,最深达150米,较罕见。河床上来往小船,络绎不绝,井然有序。

甪直 古朴古桥看水城

江南诸多古镇中,独“甪直”(Lùzhí)二字令人难忘,虽陌生拗口却古雅拙朴,最适宜用毛笔用行书飞舞在白纸上。而它,也确有渊源。

有人说,这是因为有六条河流从镇内穿过,三条横向、三条纵向,这三横三竖的河道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用”字,加上沿着镇的一侧流过的吴淞江,就形成了一个“甪”字,每一笔都代表着小镇的河汊一条。也有人说,相传古代独角神兽“甪端”路经时见这里是块风水宝地,便长期落在这里,自此,人们年年丰衣足食。

水既然是古镇的眼眸,桥就是眼上一抹淡淡的眉。据说最盛时,甪直有桥72座半,其桥梁的密度,甚至超过了著名的水城威尼斯。

如今古桥虽然只保存了41座,却座座不同:和丰桥刻着典雅精美的宋代浮雕,三元桥写着 “东溯眠牛浮绿水、西领斗鸭挹清风” 的优美桥联,东美桥甚至在水面之下伏着半个桥拱,碧水荡漾下晃着水下桥和水上桥的影子。“双桥叠影”的妙处,不亲临亲历真是难以体验得到的。

【甪直古镇的桥】

一、“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甪直的桥之密度堪为“世界之最”

唐代诗人杜荀鹤,早就对古镇桥梁众多的特点作过生动的描绘。“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关于甪直镇古桥的密度,有人作过这样的对比:意大利的威尼斯桥很多,但据统计每平方公里只有0.66座桥;古城苏州“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之誉,关于古桥的数字则记载不一:刘禹锡诗称“春城三百七十桥”,白居易诗则为“红栏三百九十桥”。《宋本方舆胜览》卷2《平江府》说“此乃城内官桥大数也”。北宋杨备说:“画桥四百。”《平江图》碑上所标的桥,或说314座,或说359座。苏州以15平方公里计,每科方公里也仅27座桥。在不到一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有宋、元、明、清古桥四十一座(甪直古镇不足1平方公里,却有桥72座半,)可见其桥之密度堪为“世界之最”了。

二、岁月悠悠,沧海桑田——甪直的桥最古老始建于宋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由于大自然的风化毁蚀,留存至今的甪直古桥,最早的是宋代,其次是元代,大部分是经明清两代修复和重建的。古镇的桥梁用材和建筑结构,有明显的时代变化。最早为木桥。所以“桥”字是“木”字偏旁,而不是“石”字偏旁或“土”字偏旁。到了唐代,有木梁、木栏杆的石墩桥,刷以红漆,称“红栏”或画桥。因木材易腐烂,不能经久,所以到北宋时,木桥逐渐被石板桥所代替。“后来又因长的石条易折断,南宋时期便发明建造了石拱桥。

同时,其建筑材料也就地取材,在宋元之际大多用青石(石灰岩),也有用武康石(产地在今浙江德清县)的。明代随着冶金技术的提高和金属工具的改进,木渎金山的花岗石能够大量开采加工,故现存古桥用花岗石的最多,少用青石与武康石了。

 

三、“三步二桥”——甪直的桥最有特色

甪直镇简直是古桥的博览馆。前些年,有人在甪直作过古桥的调查,现存的古桥还有四十余座,其中单明代建造的仍有18座之多,如明成化元年(1456年)建的东美桥等等。

最古的桥,要数和丰桥了。和丰桥又名中美桥。

‍最小的桥,应是位于保圣寺西院晚唐著名诗人陆龟蒙墓前斗鸭池上的东西垂虹桥。桥宽不足2米,长不过5米,却玲珑剔透,娇小可爱。

最大的桥,当数镇东的“正阳桥”。

最富有商业气息的桥,则要数“金典桥”了。甪直镇从前三面环水,仅一侧有陆地与甪直相通,交通极为不便。所以战乱很少,有不少苏南富户集居于此。市肆商号很多。修桥筑路,便民过往,也便成为商业竞争、争取客源的一种手段,“金典桥”就是这样建造的。因为“店”、“典”同音,取名“金典”也饱含着造桥者的一种期望。

甪直镇有“三步二桥”之说。这是说甪直镇的桥多得刚跨过一座桥,随即左转或右转跨上另一座桥。事实上,在甪直的一段河道上就有三处“三步二桥”,即和丰桥与环玉桥、万安桥与三元桥、南昌桥与永福桥。

四、一座桥,就是一段历史——甪直的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甪直古镇东、西市河是吴淞江的支流——甫里塘和大直江的连接要道。为了方便水上航船,横跨于这条市河上的古桥大多为单孔石拱桥,拱孔布置在主河床上,两端辅以石级步道,以便来往行人。在这条水上要道上,只有广济桥、凤阳桥、太平桥为构造简单的梁式石板平桥,但它们的桥墩也筑得很高,桥坡石级就显得相当陡了。建造在甪直古镇市河沿街支流入口处的古桥都为梁式平桥,桥面与街面则基本相平,落差最大的也不过4~5个石级,便于行人通行。

桥梁是活的文物瑰宝,记载着许多珍贵的资料。它并非只是一件实用的产品,它是具有装饰性及社会性的艺术品。桥梁本身千变万化的形态就具有高度艺术性,故此人们常用「苍龙卧波」等词语描写梁桥,用「新月出世」、「玉环半沉」等描写拱桥;而桥身各种装饰如文字、图画、雕刻、建筑等,都和桥梁结合起来,而且各种装饰也常寄寓了人们的美好意愿,或富哲理的禅思。

人们利用自然的材料建造了桥梁,桥梁又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并构成了人们观赏的风景。人们离不开桥。“小桥、流水、人家”结合得如此和谐,如此巧妙,正好应合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哲思。古镇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所建桥梁一般轻盈灵巧、形态优美。 ‍

‍古镇的每一座桥梁,在修建时都非常注意造型。拱桥、园林桥更是佼佼者,桥桥如画,美不胜收。 ‍

那么,“甪直有七十二顶半桥”之说,怎么会代代相传的呢?这,又不能不谈到甪直的人文历史。

 

甪直,古称甫里。自唐朝陆龟蒙隐居于此,并自号甫里先生后,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甫里镇受甫里先生的名人效应,闻名遐迩,之后,甪直一方水土养育了一代代有识之士,也吸引了一批批名人贤士。历代文人留下了大量吟咏甪直的诗文。从某种意义上说,甪直古镇是开放的,她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纳贤才,以与时俱进的意识辐射外界。在漫长的岁月中,甪直博采众长,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甪直人受丰厚的吴文化熏陶,又不断地丰富吴地文化。就看这“七十二座半”的传说也是很有文化味的。众所周知,九是个顶数,九个九组成的八十一是极顶,当你漫步在北京故宫等皇家庭院中,就会随处看到这至高无上的顶数。而比极顶少一截的“七十二”,是我国民间的极限数,泛指数多量大。孔子有七十二贤人,是说孔圣人桃李满天下;孙悟空有七十二变,是说老孙千变万化……。这样说来,甪直有古桥七十二座已够了,足以表达境内古桥的数量之多,密度之人。在“72”之后再加“半座”,是不是画蛇添足呢?不是的。首先,“七十二座半”超越了民间一般意义上的数量之多,凸现了甪直古镇的桥梁远比同类水乡集镇多的事实。

桥是一种文化。甪直古桥,有一个个内涵深厚、十分雅致的桥名,一副副笔墨精到、章法严谨的桥联,一件件技艺精湛、刀法秀美的雕刻。它们无不闪耀着匠人的智慧和创造,令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桥是人与自然斗争的产物。

【甪直交通】

甪直无火车站和机场,交通便利,需转车:

1.火车:

甪直离昆山近,可乘火车先到苏州或昆山,然后前往甪直。

(1)苏州北站:乘坐811路到【苏州博物馆站】,转乘518路到【荷韵新村站】,乘52路到甪直,总共约1小时。

(2)昆山南站:乘坐111路到【南港汽车站】,约25分钟,步行到古镇路程稍远,可租电动三轮车到达,票价2元左右。

2.飞机:

苏州没有机场,上海机场最近。

上海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均有开往苏州的大巴,途径甪直,约2.5小时。

3.汽车或公交:

(1)苏州:到达甪直的公交有18、52、518、521路等,时长不等。

(2)上海:在中山客运站乘坐班车,每小时一班,每天来回22班,车程约2.5小时;亦可选择旅游空调专线车,时长一样。

(3)从杭州出发:在杭州东站乘坐到苏州南站的汽车,再换乘52路汽车到达古镇。

镇内交通工具为观光三轮车,起步价2元,送到各景点。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赵彤】
分享到
更多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