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举世罕见 满城汉墓出土的文物到底多珍贵

图片来自网络

闻名中外的满城汉墓,位于河北满城县城西南1.5公里的陵山上。1968年,解放军某部在此施工时偶然发现,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发掘,著名考古专家郭沫若先生莅临指导发掘工作。

两墓规模宏大,举世罕见,结构仿汉代宫殿。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4000多件。举世闻名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朱雀街环杯”就出土于此,曾赴欧、亚、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倍受中外人士的高度赞誉。

图片来自网络

刘胜墓墓洞全长51.7米,最宽处37.5米,最高处6.8米,容积约计2700立方米。全墓可分为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等六部分。窦绾墓在刘胜墓北侧,皆坐西朝东。就墓室建造来说,规模之巨大、气魄之宏伟、开凿之工整,均超过刘胜墓的水平。平面布局则大同小异,总长49.7米,最宽处65米,最高处7.9米。容积达3000立方米。两墓的墓室庞大,随葬品豪华奢侈,出土铜、陶、铁、金、银、玉石、漆器以及帷帐、俑、五铢钱等器物共1万多件。

其中以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以及墓主人的两套完整的金缕玉衣最为珍贵。刘胜的玉衣长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分为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大部分。窦绾的全长1.72米,用玉片2160块、金丝约700克。墓中出土的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研究我国汉代冶炼、铸造、漆器、纺织等手工业和工艺美术发展情况的重要资料。

【金缕玉衣】

图片来自网络

金缕玉衣,中国汉代皇帝和贵族的殓服。按死者等级分为金缕、银镂、铜缕。1968年满城汉墓出土的两套金缕玉衣,保存完整,形状如人体,各由两千多玉片用金丝编缀而成。据说能让人逝后尸身不化。

图片来自网络

玉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周时的:“缀玉面幕”“缀玉衣服”,到三国时曹丕下诏禁用玉衣,共流行了四百年。金缕玉衣是玉衣的一种。由于等级不同,玉衣有金缕、银缕、铜缕之分。分别称为“金缕玉衣”(帝王级)、“银缕玉衣”(诸侯王级)、“铜缕玉衣”(公侯级)。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从外观上看“玉衣”的形状和人体几乎一模一样。头部由脸盖和脸罩组成,脸盖上刻制出眼、鼻和嘴的形象。组成脸盖的玉片绝大部分是长方形的小玉片,双眼和嘴是在较大的玉片上刻出,鼻子是用五块长条瓦状玉片合拢而成,惟妙惟肖。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构成,各部分都是彼此分离的;前片制成胸部宽广、腹部鼓起的体型,后片的下端作出人体臀部的形状。裤由左、右裤筒组成,也是各自分开的。手部做成握拳状,左右各握一璜形玉器,足部作鞋状。前胸和后背共置玉璧18块,并有一定的排列方式。在“玉衣”的头部,有眼盖、鼻塞、耳塞和口含,下腹部有罩生殖器用的小盒和肛门塞,这些都是用玉制成的。

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金缕玉衣象征着帝王贵族的身份,有非常严格的制工艺要求,汉代的统治者还设立了专门从事玉衣制作的“ 东园”。这里的工匠对大量的玉片进行选料、钻孔、抛光等 十多道工序的加工,并把玉片按照人体不同的部分设计成不同的 大小和形状,再用金线相连。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所需的费用几乎相当于当时一百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赵彤】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联系方式:18931159383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