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定价虚高假货横行狂宰客 旅游定点购物走向没落

日前,三亚南边海路免税走私商场被工商部门取缔,店家更自曝大部分是假货,由于网友和部分媒体误认为是三亚免税店,此事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随后媒体与中免集团三亚免税店均澄清两者并无关联,网友放下心头大石。

不过记者接到报料人最新信息显示,该商场实际上是一处旅游购物点,平时均有不少旅游大巴进出,再次引起了人们对购物点的热议。而商旅周刊的最新调查显示,有四成网友表示,参团不会再在购物点购物。专家指出,购物点长期以来饱受诟病,随着自助游进一步发展,购物点或大面积消失。

图片来自网络

三亚走私商场被爆是旅游购物点

日前,三亚市南边海路的“免税走私商场”被旅游市场监管局、公消局、市场科执法人员组成的执法队伍查处,一名自称是负责人的男子竟自曝“店内销售的大部分是假货”。目前三亚工商部门已暂扣该店部分商品,待对查扣的商品真伪进行辨别之后,再作出最终的处理决定。据介绍,此前有媒体曾在出租车司机处获得消息,并在司机的极力推荐之下暗访了这家所谓“免税走私商场”,发现该商场有LV、GUCCI、迪奥、香奈儿、普拉达、阿玛尼、雷达、浪琴、天梭、欧米茄、马克西姆等十几种“国际名牌产品”,并以低价出售。

据悉,该店是一间没有招牌的店面,店面的几扇玻璃门上都贴着蓝色的装饰画,一扇供人走动的玻璃门开着一条缝。有司机称,知道这家店铺的也就是出租车司机和少部分导游和旅游车司机。记者昨日也接到一位三亚的网友报料,该网友表示,这家店在居民楼下面,里面大门面小,是比较典型的旅游购物点,所以平时会有旅游车或者出租车司机载客直接到,以赚取回扣。而一位徐姓驴友更报料,在三亚的蜈支洲岛还有类似的购物点,听说也是对旅游团兜售假货,但较为隐蔽。一位网友反映,从新闻图片上看这家“免税走私商场”,与典型的购物点基本上一模一样,陈列的方式等都非常相似。

四成网友称不在购物点购物

购物是旅游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但是近十年来,旅游购物变味严重,已经成为旅游投诉的焦点。国家旅游局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发布的《2011全国旅游投诉通报》显示,去年立案调查的10003案件中,投诉购物429件,占投诉总数的4.29%,比2010年增加132件,同比上升44.44%。不过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该投诉为直接投诉购物点,实际上,在旅行社6155件投诉当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与购物纠纷有关,但是由于投诉的主体是旅行社,因此才被归入旅行社分类中,“近十年来旅游定点购物已经饱受诟病,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价格虚高等已经破坏了整个购物环境。”

正是由于旅游定点购物环境的恶化,使得越来越多的游客对购物点敬而远之。南方日报商旅周刊的一项调查显示,38.5%的网友已经完全不在旅行社指定的购物店购物,30.8%的网友表示购物基本上转移至当地大型商店或特色店。此外,也有三成网友表示购物点的商品便宜的买,贵的不买,已经没有人基本上每次都在购物店买东西。“现在出去旅游基本上都是自助旅行,肯定不会去购物点了,只是有时候陪父母参团出游,才会进购物点,但是一般情况下都不会买东西,宁愿自己在外面超市买,不仅价格低还更有保障。”市民朱先生说,这两年来强迫购物时有曝光,所以一般能参加纯玩团的都不会参加购物团,浪费很多旅游的时间。

 

游客亲历

购物点价格虚高易被忽悠

虽然购物点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已经让人望而生畏,但是仍然会有部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乐此不彼地购物,其中又以老年人为主。日前,一位北京朝阳区的女网友在微博上说,给父母报了一个三亚5日游,两人团费不到6000元,导游很热情人也不错,不足之处就是一路上都在讲风水迷信的事情,别的几乎很少讲到;虽然出发前给父母反复强调不要买水晶首饰什么的,结果爸妈还是没有禁住诱惑,1500元买了黑石猫眼的手镯和项链,说是有辟邪治病的功效,但她却对此深表怀疑。“人缺啥,就会想要啥,所以也会信啥,因为我爸爸身体不好,所以任何对他身体好的东西他都想尝试,所以防备心理很差。”该网友表示,很多相关产业都是看中人的这种心理,所以才敢肆无忌惮,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一些美好的旅游城市肯定会存在很多类似的问题,也是很无奈。

相比于上述女网友的服务,张先生更是无奈,他自认这些年来跑过不少地方,但是很多时候还是防不胜防。张先生表示,他10月份与朋友去柬埔寨吴哥窟旅游,因为是第一次去,想到语言不通便选择参团,其实一路上导游都非常好,讲解也非常到位,虽然一路上进了购物点团友们基本上没有购物,尤其是珠宝店,更是0购物,但是整个行程也没有强买强卖的事情发生,在回国后前一天,导游突然在车上拿出当地的香蕉干、芋头干、番薯干等土特产给大家试吃,并向大家介绍当地土特产,更说到几天行程的辛苦,团友们在试吃后发现土特产确实很不错,导游人也很好,于是大家纷纷订购土特产,“但晚上到外面逛了一下发现,导游25元卖给我们的番薯干,实际上外面市场只售10元左右,价格差别非常大,这让一部分人心里觉得很不舒服,价格虚高像是上当受骗。”

导游说法

现在带团对购物回扣不抱希望

小天曾经是广州某大型旅行社的一名优秀导游,两个月前经公司内部调岗,转做销售。“现在带团对购物回扣没有抱什么希望了,与游客协商增加游览景点会更好,游客也更加容易接受。”小天表示,由于游客出游次数增多,对旅游现象也比较了解,近两年来在购物点购买东西的游客越来越少,而现在信息也很发达,游客想要买什么都预先从网上了解过,因此强迫购物的情况在国内已经非常少,我们一般会在行程较为空闲的时段,建议游客增加游览景点,“但这并非变相加点,比如说行程中今天下午是自由活动,我们会建议游客自费去一两个景点游览,愿意参加的可以报名,由旅游大巴统一送过去,其实这是多赢的局面,游客可以免除自行前往的交通费,而由于景点针对旅行社会有折扣价,导游和司机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补贴。”

小天在做导游的这些年中,带过省内团,也带过省外团,带过购物团,也带过纯玩团,一般情况下出省的纯玩团会比购物团贵300元至400元,“很多人其实是知道的,参加纯玩团之所以贵就是因为不用进购物点,行程宽松且不浪费时间,但是也有些人想买点东西的,因此选择购物团顺便购买当地的特色产品。”在记者问到带纯玩团与购物团有什么区别时,小天表示,实际上区别不大,不同的团要以不同的心态去对待,作为全陪,因为本身有底薪,旅游购物对自己的收入不会有多少影响,“相反的是地接导游,地接导游一般没有底薪,很多时候靠的是提成,也就是所谓的回扣,有时候辛辛苦苦好几天,可能收入少得可怜。”

小天感叹道,购物点饱受诟病其实与导游没有多大关系,导游都是按照合同一步一步走,旅游业整体秩序混乱,导致了导游生存环境恶劣,再加上这些年来媒体对导游这个行业的片面理解,将导游推上风口浪尖,使得很多人都对导游没有好感,“实际上购物这件事,其实与售楼员推销楼盘、导购员推销产品都是一样的,比如说,房子出现问题了你知道找开发商不找售楼员,商品出现问题了你知道找商家和厂家而不找导购员,就是因为导游获得的回扣是现场而且是透明的?游客怎么看待这种商业模式,也是很重要,希望能够相互理解。”

专家观点

定点购物店或大面积消失

资深旅游界专家劳毅波表示,旅游购物出现目前这样的局面,值得业界和游客反思。购物是旅游中很重要的一环,在旅游业起步初期,游客对旅行社是很信任的,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壮大,旅游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不法商家开始利用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无知和强烈的购物欲望来赚取利润,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甚至不惜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商品来欺骗欺瞒游客,随着媒体的一次次曝光,旅游购物陷阱纷纷被揭开,近十年来旅行社都着力推行不安排购物的纯玩团。而从购物消费的情况来看,游客的转变也是显而易见的,以前很多人进购物点,都少不了买点贵重的物品,有些人买珠宝首饰更是花了数十万,但是近些年来转变非常大,人们不再在购物点冲动消费大宗商品,换而购买土特产当作手信送给亲戚朋友,而购买土特产很多时候更是对导游优质服务的一种补偿。

南湖国旅副总经理梁志毅也表示,随着人们出游次数的增多,旅游经验的丰富,游客购物场所也开始发生转移,从传统的购物点转向了当地大型的购物商场或者特色店,一般情况下旅游团都会留足时间给游客购物,比如说到北京旅游,一般会将游客送到王府井,让游客充分享受自主购物的乐趣,“我们现在所推出的旅游团中,纯玩团已经占了六七成的比例,只剩下少量购物团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梁志毅指出,实际上旅行社也不喜欢购物团,因为旅行社不得益反而有可能因此蒙受损失,比如游客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等,旅行社还要帮忙追讨损失或者换货,非常麻烦。劳毅波表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自助游的高度发达之后,购物点将面临大面积消失的局面,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特别是微博这种工具使得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更加迅速,旅行社也将面临着业务结构调整的现实。梁志毅表示,购物点的大片消失对旅行社而言也是一大利好,相信《旅游法》出台后,旅游市场也会更加规范,有望从制度上解决这些顽疾。记者 蔡华锋

微调查

参团出游,你还在购物店购物吗?

完全不在旅行社指定购物店购物 38.5%

基本上每次都会在购物店买东西 0%

便宜的买,贵的不买 30.8%

购物基本转移至当地大型商店或特色店 30.8%河北新闻网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赵彤】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联系方式:18931159383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