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河北园博园“围观”邯郸成语

河北新闻网讯(燕赵都市报报记者 蔡艳荣/文 韦佳/图)距离首届园博园开幕还有12天,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燕赵园区内的邯郸园——“赵园”。邯郸园位于园博园北门西侧不远,坐北朝南,整个园区呈现不太规则的三角形,西南临水,占地面积8400平方米。8000年前的磁山文化,战国时实行胡服骑射的赵国,源于邯郸的诸多成语典故——走进邯郸园,诸多园林要素打造了一个陈展内容丰富、历史文化厚重沧桑的园区,赵园也是全省11个市的园区中很有看头的园子之一。

丛台六角亭下,胡服骑射守赵园

沿着园子的主路来到园区门口,上下书写的“赵园”二字一下子让人穿越到战国时期的赵国,门口一个长长的锈迹斑斑的长方体钢制底座上,是一尊古代将领的骑射雕塑:马上将领一手握弓,一手勒马,坚定地面向前方;奔驰的战马扬起前蹄,昂扬奋进。这是邯郸园的标志性雕塑———胡服骑射。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君赵武灵王奋发有为,他为抵御北方胡人,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使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胡服骑射雕塑西侧不远是一面巨大的背景墙,像一座巨大的影壁,将邯郸园内的风景遮了起来,从影壁的左边入口进入园区,园区的景观让人眼前一亮,心生震撼。在影壁的里侧有文字详细介绍了邯郸的发展历史。据介绍,园子提取邯郸的建筑及文化符号,分历史、现代两条主线,真实深刻地展示邯郸多彩的风土与悠久的文化。

在园区东南也是最高点,一座飞檐六角亭古香古色,六角亭外是绵延着古老的阅兵墙。据负责现场施工的人员介绍,亭子和阅兵墙都是仿照武灵丛台的六角亭和古墙,按照1∶1的比例建造的,墙砖来自永年当地的灰砖。据悉,丛台之名源于当时有许多亭台建筑连接垒列而成,相传始建于赵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99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故称武灵丛台。武灵丛台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发生地。

铁板画展现8000年历史文化

影壁左侧是呈现折尺形、气势恢弘的景观墙,有100多米长。墙体是锈迹斑斑的铁板,上面刻着文字,还有镂空的铁板画。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镂空铁板画,锈迹斑斑,是一种叫做“古旧锈”的手法,看着很旧,实际是耐腐蚀的铁板。镂空的部分衬的是亚克力板,后面有灯箱,到了晚上非常漂亮。

景观墙上内容丰富,首先看到的是列邯郸“十大文化”之首的“磁山文化”,是华北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1933年首先在武安县磁山发现而命名,后随着发掘的深入,磁山文化被追溯到8000多年以前。

沿循着历史的脉络,铁板画上依次呈现“女娲文化“、“赵文化”、“成语典故文化”、“广府太极文化”、“建安文化”,直至以涉县129师为主题的“边区革命文化”,邯郸“十大文化”在这里逐一亮相。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震撼着每一位前来观赏的游人。

成语墙有趣有水,富有文化韵味

铁板画景观墙的末端是一面长长的“素石流水墙”,通过水流与丛台六角亭相连,流水墙由巨大的素色正方形“砖块”垒成,凹凸不平,错落有致,极富文化韵味和美感。素色的巨大“砖块”上,以楷体、草书等不同字体雕刻着大大的汉字。“邯郸学步”、“毛遂自荐”、“负荆请罪”、“黄粱一梦”……细看,原来竟是一条条被打乱字序的成语,且这些典故全部源自邯郸。

据施工人员介绍,这处素石流水墙完工后即可看到流水墙的瀑布美景,水源来自园区最高点丛台六角亭周围的喷泉口,喷泉喷出后呈雪松状,水流顺台阶而下,流到成语墙下,水可以循环使用。

除了历史文化景观,园内还建有展现邯郸特色产业的四个“平台景观”,分别是钢铁平台、煤炭平台、陶瓷平台和绿色平台,展现了邯郸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和未来方向。

 

【责任编辑:赵彤】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