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中华爱情节 秦皇岛举办首届爱情节
河北新闻网
2010-08-16 15:37
来源:《秦皇岛日报》
责任编辑:吴潇
【字号

本站搜索

    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是我国流传相当普遍的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这一节日,已经不少人认定为“中华爱情节”,或“中国情人节”。

    今年的8月16日是农历庚寅年七月初七,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届时,“共盟山海誓、浪漫秦皇岛”——“我们的节日·七夕”首届中华爱情节将在我市举行,大型的庆祝首届中华爱情节活动正在紧张筹备。

    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流传已久的习俗。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天气温暖,草木茂盛,天地之间,生机盎然。夜晚,天上繁星闪耀,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而在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牵牛星和织女星因其特殊的位置,留给人无限的遐想。人们给它们起了两个朴实而动人的名字:牛郎和织女。在民间传说中,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勤劳而多情的年轻女子,牛郎则是一个朴实而勤劳的小伙儿。这对被王母娘娘强行分开的夫妻十分恩爱,每年到七月七日这天晚上,就会通过天河上的鹊桥相会。在这个晚上,织女会赐给向她乞巧的凡间女子智慧和巧艺,还能赐给她们美满的姻缘。据说,如果哪个小姑娘在夜阑人静之时,在古井之旁,或是葡萄架、瓜架之下,听到牛郎、织女隐隐的对谈或是哭泣的声音,就必能得巧。为此,世间不知有多少有情男女在这个晚上的夜深人静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七夕乞巧的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著名道教学者葛洪在《西京杂记》一书中就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

    据研究,“七夕”这个节日最早来源于古人对自然的崇拜。历史文献记载显示,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就有牵牛星和织女星一说了。当然,那时的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这两颗星星。生活在那时的先民认为,天空中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而在二十八宿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这样,古代有了科举制度以后,中状元就被叫成“大魁天下士”。因此,古代的读书人又把七夕节叫成“魁星节”。

    “七夕”,也来源古人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能给人以时间感。古时候,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等五大行星合在一起,称作“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的是时间的阶段性,人们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时,人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

    “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表明其为吉利之日。因喜字草书的形状似连写的“七十七”,人们又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在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称为“七重”,均被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多年来,七夕还有一些别的叫法。如叫“双七”,主要是因这一天月、日皆为七,也称“重七”。七夕又称“香日”,相传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七夕还称“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唐朝诗人王勃的《七夕赋》有“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句,是在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一年四季中与亲情和爱情相关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因此,有人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还有人把七夕称为“巧夕”,源于七夕有乞巧的风俗。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又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也有称七夕为“小儿节”的,是因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因这天有穿针的习俗,七夕又被称为“穿针节”。农历七月古称“兰月”,七夕也被称为“兰夜”。

    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夕节主要来自千古流传的牛郎织女传说。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在中国民间流传时间最早、流传地域最广的传说,在中国民间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牛郎织女的传说美好、凄婉,我们在启蒙的读物中就已经熟谙这个故事,故事的结局就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准许牛郎、织女每年在七月七日相会一次以后,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上空为牛郎、织女搭起鹊桥,以使他们一夕相会。为此,多年来,人们传说每到七夕的夜深人静之时,有人能够在葡萄架或其他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追溯由牛郎织女传说形成七夕节的过程,时间当在战国,地点则在楚国。查经问典,《诗经·小雅·大东》中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睆彼牵牛,不以服箱”的诗句,这是有关牛郎织女传说最早的文字记录,是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还有一首与织女有关的诗歌,云“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诗经·国风·周南》)。诗中的“汉”即指汉水,又指天汉(银河),“游女”是指汉水女神或织女星神。楚人雄距江汉地区,甚重祠祀“汉之游女”。另外,在楚地民间,常将牵牛星与河鼓三星混淆。南北朝时南阳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注文云:“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而在南阳汉画像石“牛郎织女星座”中,正是以河鼓为牵牛。居“汉水之北”的南阳,素有“枕伏牛而蹬江汉,襟三山而带群湖”之称。战国时,南阳属楚,楚始都于淅川丹阳,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文化积淀深厚。如此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是形成牛郎织女传说的重要条件之一。

    七夕节的习俗

    “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女人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有的地方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还有的地方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则能早日成婚。

    穿针乞巧这种最早的乞巧方式。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有:“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瑜石为针。”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有:“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朝陶宗仪《元氏掖庭记》载有:“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喜蛛应巧,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汉朝的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有:“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有:“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明朝田汝成《熙朝乐事》记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知,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如比赛穿针引线、蒸巧饽饽、烙巧果子等。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一些地方把七夕下的雨,叫“相思雨”或“相思泪”。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

    关于秦皇岛一带的七夕习俗,清光绪版《永平府志》记有:“七夕妇女对月穿针,或以水注瓷碗,撇绣针于中,照影以试巧拙。又为牛生命日,挂花枝于角,可无灾,以面饼赏牧童。”由此可知,与各地的节俗大致相同。

    时至今日,全国不少地方仍把七夕视为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只是,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唯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如今,七夕被作为“中华爱情节”或“中国情人节”欢度,是在传统的色彩上又赋予了新的时代色泽,将会过得更加有声有色。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