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女,惠安女、蟳埔女和湄洲女
河北新闻网
2010-07-07 09:13
来源:新奇军
责任编辑:吴潇
【字号

本站搜索

 

     泉州东南海滨,有一个叫“浔埔”的渔村,浔埔村的渔家姑娘是出了名的勤劳。在这里人们用巨大的海蛎壳磊砌起了一大片已经历百年风雨的老屋。 “浔埔女”不论年长年少,总喜欢在发髻上插满清香四溢的时令鲜花。这里的老妇人也总习惯在头上包扎着阿拉伯式的“番巾”。鲜花和头巾数百年来成了这里永不落伍的时尚,也让我们从这里看到了明显的西亚伊斯兰遗风

    浔埔女保留簪花围的风俗,簪花围是把含苞或初放的花朵(主要有含笑花、玉兰花或其他小朵鲜花)用麻绳线缵成,绕成环,围在头发周边,多至三个小环,色彩相间,还插杆玉簪,银流等,据传是宋元时代阿拉伯人留下来的。浔埔女人头戴“簪花围”这一习俗的起源,众说纷纭。一说是源自宋元时代遗留下来的阿拉伯人的风俗,也有人说自汉代中国就有这种风俗,并举了历代的相关诗词来论证,比如泉州地方戏曲高甲戏《桃花搭渡》的唱词中就有“四月围花围,一头簪两头重”的字眼。 


                          

    发髻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光鲜亮丽的鲜花和发饰了。爱美是人的天性,爱花更是女人的天性。勤劳的蟳埔女虽然每天劳累奔波,但是即使在最艰苦的年代,她们也不忘在头饰上下一番功夫,以表现她们精致的情思,从而找到自信的喜悦和心灵的慰藉。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善,蟳埔阿姨的传统发饰,已经逐渐简化,但是在街上的走访,我们还是发现了蟳埔阿姨头上那令我们惊讶的美丽花环。
                                                                                  --------------文字来源:走眼

                             

   

    蟳埔女发髻上的花围为什么在蟳埔独有?原来,其中还有一段地理人文的渊源。在宋代的时候,有个阿拉伯人在附近建了一个云麓花园,园里的许多奇花异木是从西域引进的,阿拉伯人常将鲜花赠送给相邻的蟳埔女簪戴,渐成蟳埔女的发髻簪花习俗。如今,云麓已成为花村,蟳埔女所用的鲜花仍来自这里
                                                                                 -------文字资料来源:走眼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